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习俗知多少
寒露时节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的生长。白天温度高,作物积累养分多,晚上温度低,作物消耗养分少。寒露也是秋收、秋种、秋管的重要时期,许多农事需加紧进行,否则会影响到来年的丰收情况。由于地域不同,南北方农事各不相同。
北方
按照北方地区农事习俗,此时农户们正忙于播种小麦、采摘棉花、刨红薯等农活的收尾工作。
种上小麦后,还要加强小麦的田间管理。若寒露气温偏低,光照不足或地里营养欠缺影响小麦分蘖,建议使用珠海羽人农业无人机在小麦三叶期前适当追肥,其载荷20公斤,播撒幅度超过8米,可完成均匀、稳定的施肥作业,促进小麦分蘖,保证冬小麦有足够的根系在冬日存活。
棉花怕霜冻。北方产棉地区寒露时节进入最后的棉花采摘时期。只要天不下雨,农户们就下地赶在霜前抓紧采摘棉花,以防棉花遭霜打质量降低,棉花减产,所以大家也多在寒露期间收获完毕。
南方
南方地区进入寒露才算进入真正的秋季,此时适合种植油菜等耐寒作物。单季晚稻行将成熟,开始收割。双季晚稻则正处于灌浆期,需要间歇性灌水,以保持田间湿润。
这一时期的作物最怕“寒露风”的到来,低温、干燥、风劲较强的冷空气,会使水稻灌浆受阻,空粒、黑粒增多,甚至出现“包颈穗”现象,降低结实率,或使稻株生长发育不良,导致水稻减产。
农户们可于“寒露风”来临前,采用珠海羽人农业无人机施肥,每小时300亩的作业效率,迅速强壮水稻株秆。同时加强田间灌溉,保持田间较高温度等方法,使水稻免受“寒露风”侵害,增强抗伏能力。
寒露过后气温下降,其昼夜温差大,各位农户朋友在外劳作要注意添衣保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