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渭南市首届千车万人游暨黄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今日启动
漫步三秦 2020-08-28


华山风骨褚俊秀,渭水襟怀揽高朋。8月28日上午,“黄河华山 与您相约”渭南市首届千车万人游暨黄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会启动仪式在渭南市博物馆北广场举行。来自于北京、山东、河南、甘肃、湖北、宁夏、青海、山西、西安九省市近360名游客80余辆房车齐聚渭南,将以3天2晚行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巡游渭南全境。

渭南市政府副市长高洁、市政协副主席徐月凤、市人大副秘书长闫忠民、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晓京、陕西省自驾游及房车露营协会副会长田少华、西安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孙波、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董有成、三门峡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保仁、运城市自驾游协会会长孙新春、临汾市旅行社导游协会常务副会长段振海、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刘忠生、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常伟及渭南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局代表出席活动。





活动开场,渭南市政府副市长高洁向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她说,渭南是中华民族和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将相之乡”的美誉。渭南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属西安半小时经济圈,自古就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渭南还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中国苹果之乡、酥梨之乡、花椒之乡、枣乡、柿乡和奶山羊之乡的美誉。举办此次活动是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形式下举办的首次较大规模的旅游营销活动,是为积极顺应文化旅游消费提质升级新趋势,深化文化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改革创新落到实处、将情感留人落到实处,加快旅游经济内循环,也是保“六稳”、促“六保”,合理配置资源,有效整合资源的重要举措,更是一个惠民惠企、实实在在的旅游合作典范。同时,活动也得到镇江及黄河金三角兄弟省市旅游部门的大力支持,希望大家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丰富产品供给,释放政策红利,实现互利共赢目标,走出一条区域旅游合作的新路径、新模式,切实让辖区老百姓共享旅游美好生活。

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刘忠生介绍到,此次活动一是为加强苏陕文化旅游合作,落实渭南、镇江两市经济文化旅游合作会议精神,积极培育打造“诗画镇江·山水渭南”旅游合作品牌,巩固渭南、镇江旅游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起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两地文化旅游合作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首次启动双城万人游合作,开创镇江、渭南旅游合作新局面;二是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为促进文旅业的加快复苏,深挖旅游消费潜力,积极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提升旅游品质服务水平,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长期旅游合作互惠机制有效落地;三是紧抓旅游业复工复产机遇和秋季旅游市场需求,依托渭南旅游产品特性和交通区位优势,首次推广渭南秋季自驾房车游线路产品,并遴选出一批适合发展房车露营地的县区、景区,通过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一批具备渭南本色、当地特色,符合国家标准的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地。并呼吁倡导文明安全旅游,让文明旅游成为一种新风尚,确保游客文明、安全、健康旅游,使广大游客时时处处在渭南感受到文明旅游的浓厚氛围。

启动仪式上,西安市旅游协会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分会会长罗小红介绍了此次自驾房车巡游渭南情况;渭南市文化旅游大使王海虎推介渭南市旅游资源暨渭南镇江双城万人游线路;中旅华山旅游公司总经理王凯鹏推介了渭南廉政教育旅行、红色教育旅行、文化研学旅行三条线路;陕西华山智慧旅游商务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郭雨萌推介渭南秋季自驾游线路;现场还签订了《渭南镇江“双城万人游”合作协议》、《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协议》。



渭南市政府副市长高洁、市政协副主席徐月凤、市人大副秘书长闫忠民、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晓京、陕西省自驾游及房车露营协会副会长田少华、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董有成、西安旅游协会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分会会长罗小红、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刘忠生、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常伟共同按下启动键,宣布活动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由渭南市旅游协会、陕西华山旅游集团公司、陕西华山旅游集团西安公司主办。渭南市博物馆、渭南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局、西安旅游协会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分会、陕西华山智慧旅游商务科技有限公司、中旅华山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怡德瑞纳旅游咨询有限公司承办,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镇江市旅游协会、镇江市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西安市旅游协会、运城市旅游协会、临汾市旅游协会、三门峡市旅游协会、渭南市旅游协会、渭南市旅行社协会协办。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