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请收藏!厦门人都知道,22家人气小店
北西男 2019-12-08

它们,藏着土著们最熟悉的味道

小编吐血整理

厦门22家人气小店,快看看你都吃过哪些

(排名不分先后)

1友生风味小吃

一碗沙茶就是厦门人一天的开始,这家店的老板一身白色行头在菜市场里显得特别亮眼。

猪脚面、沙茶面、清汤面、卤面...汤浓肉香。

2万英海蛎饼

它是传说中厦门老市区的“幽灵美食”,每天下午3点开门,一卖完就收摊关门。

炸得金黄的海蛎饼香味远远地就能闻到,内里烫口的面糊和了胡萝卜丝和葱末,又嫩又糯。海蛎颗颗滑嫩饱满,量大味足,不够就再来一个,便宜不心疼。

3亚海面线糊

每次经过门口似乎总停着一辆老式自行车,很有年代感。6点开门,基本到中午就卖完。面线糊的汤底有鸭血、虾皮和香菇碎。

运气好还 能喝上咸粥,口感特鲜爽。

4陈佳甜品

一碗廿四味苦茶,一份西米露,每次去店里都能见到不少成群结伴的老太太,一人点上一碗龟苓膏或是凉茶,聊上许久。

5五湖茶室

几张小方桌、几张磨得黑亮的竹椅、老式热水壶,沾满茶垢的茶盘..就是全部。

6老郭油葱糖薄饼

镇邦路上的老郭陪伴了一代厦门人的长大,他的小摊一摆就是三十年。

满足地咬下一口,有酸有甜还带一点咸,只吃一个是绝对不够解馋的。

7惠源面包店

二十几年来生意一直很好,去晚了还时常买不到。老厦门人都知道的一家面包坊,虽然面包的种类几乎一直都是那几种。

当家招牌的炸面包2元一个,葱花香味混合面包的味道,让你食欲大开,吃他个饱饱的!

8新厦虾面

据说是和共和国同龄的虾面,一定也是许多矮萌狼从小吃到大的记忆。

一碗15元标准搭配,三种配料:鸭喉咙管、虾仁和肉片,面是比较软的,料也新鲜。

9美珍彩虹花生汤

甜香不腻,温润可口的花生汤,似乎在一天当中的任何时刻出现都很妥帖、合理。

绿油漆的木桌,红喜字的搪瓷碗,看得到的年代感。店里只卖花生汤,花生汤加蛋,和油条,汤水稠滑顺口,完全不甜腻。

10德鲜云吞面

清淡简单的云吞和面,咯吱咯吱的蟹子和Q韧的虾仁就在口里打转。

11高阿二思北酸笋面

厦门十余年的宵夜首选,竟然是一碗又酸又“臭”的酸笋面?!

小巷子里的酸笋面店虽然多,但老厦门大多很念旧,吃惯了哪家也就不愿意再换了。

15元可以选上四种料,三荤一素。价格合适,口味一流。

12光头佬炸酱面

价格很实在,最贵的牛肉面也不过16元,肉质软香而带着嚼头,面条口感筋道,性价比高。

13前埔大同西多士

学校走过的学生一届又一届,而它一直都在。不大的摊儿,只卖三样东西,下午4点左右开摊儿,跟着学生放学的时间来。

抹上自家熬制的果酱,淡淡的香甜味,酥香松软,还有小时候才吃到的糯米炸。

14真豪佳

一家快餐店,一开20年,在炸鸡腿还没有爆红的日子里,它家的炸鸡腿饭可算得上是快餐店里的王牌。

搭配的例汤也很良心,清澈鲜甜,有几分家常汤的感觉。

15正宗山东杂粮煎饼

它也许是我在厦门吃过最好吃的杂粮煎饼,隐藏在人才市场中心的居民楼里 。8年了,没有座位,找来吃饼的人却络绎不绝 ,一个煎饼6元,老板娘做完只要30s!

还可以加鸡蛋、火腿、肉松...只要几元钱。它家的甜面酱是老板娘的妈妈纯手工秘制,甜中带咸,特别正!

16正宗乌冬面

想吃乌冬面的时候,就会想到它。尽管地方很小、营业时间不长,却常常要排队。面身Q中带着细腻糯口的面香,爽口不腻,甜咸中带着海苔的鲜香,趁着热最是稳妥。

大阪烧更是厚实,里面全是鱿鱼、鱼肉和蔬菜,分量可以说超足!面糊也不会干坨,就着美乃滋一起吃,很是澎湃。

17老黑鱼粥

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鱼粥店,准确的说,这家居民楼底储物间大小的老黑鱼粥,是一家鱼粥小炒店才对,晚上生意好的时候,客人就在门口支起桌字吃鱼粥鱼面,再吃几个小菜。

18再传海南鸡饭

要说小编心中的“海南鸡饭”,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真的便宜大碗“再传海南鸡饭”,是不少学生、工作狗的食堂。

米饭都有标配的例汤,价格经济实惠。鸡肉厚实软嫩~恩,还可以给贪嘴的你再来一杯碳酸饮料。

19好香来砂锅

不少的厦大学子们曾经在这家店一吃多年,如今就算毕业了,偶尔还是能想起这儿的一碗砂锅或是炒饭,锅里的那份情谊,才是上学时最想念的味道。

20古月斋遵义羊肉

分量十足的一大碗。第一口羊汤入嘴,鲜味立刻窜到舌根。羊香味一点不膻,汤水喝得出来非常有诚意。

羊肉几乎是原味,肉质不涩也不柴,咀嚼之间还有浓郁的羊肉香气。一份羊肉粉18元,免费加粉加面,分分钟吃到撑。

21剑锋大肠血

杏林这家大肠血真是让人念念不忘,不仅有灌好的大肠血,还会给你现剪一段纯大肠。

猪血嫩,外面的肠衣柔韧嫩滑,纯大肠的口感脆爽中带点略微的嚼劲,配上加了胡椒的汤吃起来浑身舒畅。

22宋氏肥肠粉

这家肥肠粉很久前吃过,而做肥肠粉这件事她们已经坚持了十五年。饭点的时候,总是会挤满附件上班或是周围的居民。

红艳鲜亮的辣椒油浸润于表面,芽菜、酸萝卜、黄豆、花生在粉条间星罗棋布。吃着粉,喝着汤,舒坦!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