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采访记录
(1)
采访人:血色的炽天使
被采访人:薄荷含片
采访日期:2018年4月28日
采访形式:在线
Q1 你是从何时开始了解写作的?
大约初三升学时。
Q2 众所周知,很多人都是在看书的过程中收到启发,不知不觉进入写作这个领域。那么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开始写作呢?
那个时候女生间流行看花火,男生间流行看斗罗斗破,然后某天要好的同学问我要不要一起写个小说,比谁先写完,我就进到不归路了。
Q3 我是因为游戏的影响而写书。我知道你刚刚完结一部作品,名为《万物皆有灵》。对于这部作品,你最初的灵感来自哪里?
突发奇想吧,最初的构想是人的感情,想讲述一个有关友情,亲情的故事,但是感觉自己没有表达好。顺带一提,方陆和夏梓淼的感情比起恋人其实更像家人。另外,天师没有大宝贝的主题也是万物延伸过来的中心,不过会加深描写,更加着重于生死。
Q4 都说写作不易,你在创作中遇到的困难都有哪些?你是怎样克服的?
创作盲区吧,写小说真的不是简单的事,例如要怎么把情节写的引人入胜,设定新鲜,人物鲜活。目前我解决的办法就是多看,多写,多思考。
Q5 实际上很多人进入写作这个领域,真正能坚持并发表的人还是少数。企划很多,坚持很少。”小众“这个词,也就出现在很多奇幻文学爱好者的口中。那么你认为(类型)作品在国内发展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盲目的崇拜感、错误的钻牛角尖,还有将原本不足的时间用来干不痛不痒的事。
Q6 对于你下一步的写作计划,你有何打算?
排开时间,写天师没有大宝贝。
(2)
采访人:血色的炽天使
被采访人:Lady Rock
采访日期:2018年4月29日
采访形式:在线
Q1 你是从何时开始了解写作的?
自己写东西是从初中开始的,不过真正读写作相关的书是大学的时候了。
Q2 初中时你写的题材大多都为什么内容?
原创长篇,大概可以算是奇幻类,受指环王的影响很深。
Q3 我之前和很多人聊过,进入奇幻小说的圈子(文学作品)大多以指环王/冰与火之歌为主。那么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开始写作呢?
看了小说和电影后会有强烈的创作欲,就用电脑把自己编的故事打出来,很有成就感。
Q4 每个人笔下的故事都不一样,想法也是百花齐放。我也知道你也完结了自己的作品《破败王冠》卷一,那么对于这部作品,你最初的灵感来自哪里?
剧情方面的灵感主要来自埃及艳后,也有一些灵感来自冰与火之歌,还有一些来自以前看过的各种作品里我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元素:比如从比较现实的角度来写公主和王子这种经典配对,以及基于现实里的古希腊、古埃及文化或龙、精灵之类的传统奇幻元素解构拼合成各种不同的文明等等。
虽然对历史和传统都有借鉴,但主要还是灵感来源,我个人比较希望在破败王冠这个系列的故事里创作一些新的东西,而不是单纯参考或沿用已有的资料。
Q5 正所谓:参考为基础,创造为本源。任何题材的作品,都会希望有不同于前人的东西。都说写作不易,你在创作中遇到的困难都有哪些?你是怎样克服的?
主要的困难就是陷入灵感断档或很难进入创作状态的卡文期。解决办法主要靠看新作品,包括以前没看过的或者新出的小说、电影和游戏,重新激发创作欲,或者发现一些新的思路。
Q6 实际上很多人进入写作这个领域,真正能坚持并发表的人还是少数。企划很多,坚持很少。
”小众“这个词,也就出现在很多奇幻文学爱好者的口中。那么你认为(类型)作品在国内发展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只考虑欧美地区的奇幻文学的话,它本身就是一种舶来品,无论故事背景、故事主题还是叙事风格对国内的主流受众而言都比较难接受。加上小说的主体是文字,不能像漫画、电影或游戏可以借助图像或交互来传达信息,即使翻译者水平高超,也很难克服文化上的水土不服。
国内的奇幻作品难以发展也是同样的原因,只要选择西方式的角色设计和故事元素,哪怕故事主题很“本土”,也难免会面临被主流受众排斥的危险,而那些使用东方奇幻元素的作品,通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Q7 很多奇幻文学的爱好者,有一种“原教旨主义”的倾向,只认可一个时期,却不肯放眼接受其他作品。奇幻小说并不仅限于中世纪题材,其他时期的题材也未尝不可。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么看的?
中世纪题材只是奇幻元素的一种,而奇幻小说是一个类型,可以泛指一切基于非现实背景和设定的小说,并不需要限定在某一个时代或某一类型组合的元素上;比较新的欧美奇幻中已经很难见到纯粹中世纪的故事了,大部分作家都在尝试设计更有创造性和新奇性的世界观,比如四季城邦系列,在里面就可以看到一些东方文化的元素,它的时代背景很难归类到某一个历史时期中去,因为魔法成为了生产力水平的决定要素。
Q8 对于你下一步的写作计划,你有何打算?比如《最后的狼王》?
主要任务还是写完破败王冠的正传部分,但也有计划写一些短篇的前传和番外。
(3)
采访人:血色的炽天使
被采访人:Leonard Haakon Lee
采访日期:2018年4月30日
采访形式:在线
Q1 你是从何时开始了解写作的?
小说写作的话,我想最早接触应该是在上高中的时候,大约高三时。正式开始尝试写作就是上了大学之后了。
Q2 是什么作品将你引入写作的领域?
我不太记得有什么文学作品引导我开始写作。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很严,基本上没有什么看课外书的时间,那个时候我会自己偷偷用学习机看一些世界史料(百科那些,不是正规书籍)。到了大学,基本上我是同时开始了写作和阅读(在这一点上,我还是建议先多阅读再写作,因为在读书多了之后,回头看自己以前的作品会发现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是个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
我最先写奇幻小说,很多人写奇幻小说是受到了一些欧美大家的影响,我则比较特殊,我是受到了真实的历史故事的影响。至于那些幻想元素灵感,则是很多游戏作品提供给我的。所以,总结下来,我会说是游戏作品、影视作品和历史故事将我引入了写作领域,我想我也能自己创作一些东西出来。后来我读的书大多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目前我还没有那个胆量尝试去写类似题材的作品,那太需要社会阅历和人生思考了。
Q3 实际上我也十分喜欢有历史作为参考,幻想性质偏少的作品。我之前和很多人聊过,进入奇幻小说的圈子(文学作品)大多以指环王/冰与火之歌为主,很少有人会想到历史。我也知道你完结了自己的作品《庞提拉史诗三部曲》,那么对于这部作品,你最初的灵感来自哪里?
这三部曲每一部的时间背景都不一样,尤其是第三部,和前两部有很大的差别,他们灵感来源各不相同,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那就是我在有意的映射人类真实的国家和历史。在第一部之中我就把古罗马、古希腊的政治体制搬到了庞提拉大陆的国家中,第二部我构建了一个有宗教冲突的类中世纪世界,第三部则是帝国主义的一战世界,只不过是有外星人(庞提拉人眼中的外星人就是已经开始星际殖民的地球人)搅局罢了。
第三部的灵感有些意思,我做了个逆向思考。美国人总是爱拍一些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戏份,为什么地球人不能反过来做一个入侵者?距这三部曲完成已经有些时日了,现在回想起来,有些地方我能写得更好,主题可以再深刻一些,矛盾冲突可以再激烈一些,毕竟我也在不断学习和成长。
Q4 写作使我们成长,也使我们在日常的更加注意的自己的措辞,比其他人想的更多一些。任何作者都会希望有不同于前人的东西。都说写作不易,你在创作中遇到的困难都有哪些?你是怎样克服的?
有的时候会遇到瓶颈,主要体现在情节进展上和人物刻画上。前者要考虑怎样使情节符合逻辑,这对于幻想文学来说还容易一些,但与现实密切接轨的时候,你就要考虑某个性格的人在某种状态下做出某种举动是否合理,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我在目前的写作中切身感觉到了,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崩塌你已经费力构建起来的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也不简单,我建议新手先少写点人,人物性格多走一些极端也无所谓,等到熟练了之后再刻画更加复杂的人格(就真实情况来讲,每个真实的人的性格都是极其复杂的)。还有,写作时我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过分注重情节而忘了人物刻画(我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对于一部小说,尤其是优秀的小说来讲,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是相辅相成的。
Q5 实际上很多人进入写作这个领域,真正能坚持并发表的人还是少数。企划很多,坚持很少。
”小众“这个词,也就出现在很多奇幻文学爱好者的口中。那么你认为(类型)作品在国内发展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说实在的,我没有仔细研究过类似的文学作品在国内目前的发展情况和形势,只能粗浅的说说一己之言。首先,文学也是一种媒介,要发展无非就是靠写作者和阅读者两个方面。
先谈谈受众,在现在这个繁杂纷呈、充满了便利和诱惑的社会,越来越少的人能用心接触文学(无论是何种类型),电影电视媒介通过网络展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从写作者来讲,首先能坚持下来的人很少,其次,写作相较于拍摄影视作品来说的低门槛让很多人涌入网络文学领域,众多的作品让读者无从选择,好的作品也很容易被埋没。
总结下来奇幻在国内发展艰难的原因有这么几点:客观的社会大环境不适合;写作者浮躁、缺乏能力的累积和持之以恒的心态;文学平台缺乏伯乐精神,难以发掘优秀作品或调动作者积极性。
除此之外也有政策上的忽略,这个我就不详细说了,这一点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做的比我们好,社会文化建设仍需努力。
Q6 的确如此,奇幻本来也是文学创作的一部分,到了国内就变成了摇钱树,甚至出现很多打着“奇幻”口号的粗制滥造之作。很多奇幻文学的爱好者,有一种“原教旨主义”的倾向,只认可一个时期,却不肯放眼接受其他作品。奇幻小说并不仅限于中世纪题材,其他时期的题材也未尝不可。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么看的?
对于这种倾向我不置可否。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也是受一些大家的影响,钻研一个历史时期也无所谓,有些著名画家也就画一种东西,但画的超神,无人能及。知识是无穷尽的,你可以穷尽一生钻研一个国家的历史或者一个时期的历史,你可以只写一个时期,然后构建出一个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细节出众的该时期的世界。
但这并不应成为拒绝接受其他优秀文学的理由,因为时间背景这种东西只是外衣,而文学作品反应的主题、精神、价值才是五脏六腑,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切不可本末倒置。写作还需要眼界开阔,确实,有些东西只有中世纪才有,不能放在文艺复兴,但了解文艺复兴,你对中世纪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都是融会贯通、承上启下的,不打开眼界,只做井底之蛙、闭门造车,是出不了好作品的。
Q7 对于你下一步的写作计划,你有何打算?
最近我在抽时间写一部新的作品,这个作品是以现代为背景的末世题材的,比起庞提拉,这就没有什么大场面了,所以我尝试多刻画人物,反应人性的冲突,展现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末世题材在人性上好下手,在正常世界里想都不敢想的行为都能够发生,毕竟那已经是一个没有法制,人人只求生存的世界了,在那个世界里,平时人性中没有机会登场的丑陋一面将会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些上个世纪的诺奖作品给了我灵感,很多作家都描绘了一个精神空虚、堕落的社会中人性的扭曲,那可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啊,所以我在描写人性的时候,也准备毫不留情了。说起来这个题材可能在审核上会遇到一些麻烦,无论如何先写下来再说吧,目前我已经创作了约三分之一。
(4)
采访人:血色的炽天使
被采访人:蓝寻音
采访日期:2018年5月1日
采访形式:在线
Q1 你是从何时开始了解写作的?
从小学算起吧,有时心血来潮动几笔,那个时候看了三国和水浒,还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另外,我曾经还写过一个谍战的坑。
Q2 实际上每个人写作的起点都五花八门。我之前和很多人聊过,进入奇幻小说的圈子(文学作品)大多以指环王/冰与火之歌为主。那么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开始写作呢?
其实西方奇幻我看得不多,指环王和冰火也局限于影视作品。进入写作圈主要看了国内的一些书,像前面说的那些。如果说奇幻的话,那影响最深的就是九州了。江南的缥缈录、今何在的羽传说、海上牧云记。九州可以说唤醒了我的写作意识,我也想为中国本土的奇幻出一份力。
Q3 那看来九州缥缈录对你的影响很大。每个人笔下的故事都不一样,想法也是百花齐放。我也知道你目前在写《书灵》,在之前完成了《天霖志》的设定。那么对于这部作品,你最初的灵感除了《九州缥缈录》以外,还有其他的来源么?
读历史会有自己的感受,而写奇幻可以把这些感受,甚至是其中提炼出的思想分享给大家。我觉得受到了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的影响,天霖志人物的塑造,多少有些参考了三国 隋唐这些经典小说。当然还有生活中自己的一些感悟,把一些理想的人格写出来。
Q4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笔下的主人公或多或少会有我们现实中理想的样子。都说写作不易,你在创作中遇到的困难都有哪些?你是怎样克服的?
自身的问题为:
1 情节铺展不开。我觉得写正文前捋顺大纲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一个场景,或一个故事没有很好的规划,临场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所以剧情大纲很重要,有时间甚至可以写个细纲。
2 设定不全面导致的卡文,这也是我去年重改设定,把它具体化的原因,用上了再去设定,就来不及了。
Q5 虽然故事、设定、人物、情节这几点缺一不可。但是实际上很多人进入写作这个领域,真正能坚持并发表的人还是少数。企划很多,坚持很少。
”小众“这个词,也就出现在很多奇幻文学爱好者的口中。那么你认为(类型)作品在国内发展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奇幻是个需要想象力的题材,我觉得对于这个题材的喜爱算是对读者的高要求,跟真实生活没有重叠可能会缺乏代入感,这也是奇幻文学难以热门的一个原因。
当然我们要承认,有很多优秀的奇幻作品,但相对于庞大的基数而言,好的还是比较少。写这个题材也是对作者的高要求,往往有些阳春白雪的意味。当然也有时代的问题,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当下,少有人能静下心写,静下心看。
奇幻之所以有些不接地气,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部分作者的不作为,只是想要一个不拘一格的外衣,显得十分有品位。可以说,奇幻写作的环境被他们污染了。
另外,题材黑不可取。要是想跟其它题材一决高下,共同竞争,首先就得让这些人拉低身架。真正的奇幻作者,会同等看待其他题材,因为写作技巧是相通的,大家都可以一起学习。
Q6 现在浮躁的社会,叫好不叫座的很多。
很多奇幻文学的爱好者,有一种“原教旨主义”的倾向,只认可一个时期,却不肯放眼接受其他作品。奇幻小说并不仅限于中世纪题材,其他时期的题材也未尝不可。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么看的?
这是当然,做什么事都不能死脑筋。奇幻也就是架空一个与现实有所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存在于我们的脑海,可以有异能,也可以有魔法,或者未来科技;人们可能习惯于为自己的奇幻找一个原型,那么什么时代都是可以的,甚至也可以是未来社会。
我们觉得中世纪是经典题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佬们的影响,指环王和冰火都是中世纪风的,但一味跟风只会产生审美疲劳。
Q7 对于你下一步的写作计划,你有何打算?
先写完《书灵》,再继续天霖志,先易后难,在攻克简单题材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