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凌晨,35岁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发生心源性猝死,骤然消逝的鲜活生命,令人惋惜。此事件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和讨论,人们对于综艺节目形式录制问题和日常急救措施等问题都愈加关心。其中浙江卫视的含糊其辞以及心源性猝死的急救方法更是成为舆论焦点。本次专题报道将持续跟踪报道高以翔事件,揭示综艺节目录制背后存在的问题,探究心源性猝死的始末,广泛收集各大网站社论,为阅读者全方位呈现高以翔事件背后引人思考的问题,为受众敲响警钟。
我们将会在主网页上设置5个栏目专题。
包括(1)、跟踪报道;(2)、微关注;(3)、微视频;(4)、社论专区;(5)、网友评论区 。其主要内容的设置将会在第三部分展示。而在栏目设置的策划主要考虑到了以下几点:
栏目设置内容方面主要注意的是全面性以及动态栏目和静态资料的结合。所以我们不仅为权威媒体设置了“跟踪报道”这样的专区,也为新媒体设置了“微关注”这样的专题。其中网友评论区是充分体现了网络特色的栏目,为互动提供平台。
表现形式多样化。此次专题报道集中网络媒体的各种表现手法,综合运用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互动调查、评论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视听共享。
注重报道的延续性。
本次事件类专题报道的主要内容肯定是聚焦高以翔事件,关注事件本身和事件背后浮现的问题,包括综艺节目录制和普及急救知识等内容。专题的形式主要设定为多网页专题、页面版式为综合式版面。
跟踪报道:是整个事件的时间线梳理。从事发当天的新闻报道一直延续下去,主要内容包括
微关注:其实很容易发现,高以翔猝死事件在前期主要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报道,官方媒体比如央视是在相对较晚的事件才对此事件进行评价和批评。所以我认为新媒体是此次突发事件的主要舆论阵地,所以在此专题我们将通过呈现在微信公众号上呈现的阅览量较高,且真实性过关的新媒体文章进行系统整理展示。
微视频:如栏目名所示,这个专题主要是视频的集合。关于视频内容,最基础的部分当然是相关媒体对于高以翔事件的视频报道,其间就可以包括央视的《新闻周刊》节目,《新闻周刊》节目中首先回顾了高以翔去世的来龙去脉,介绍他平时喜欢健身、篮球、旅行、极限运动,身体素质良好,缘何猝然离世?节目说道:“痛心之余,有人质疑通宵高强度的节目录制隐患重重。黄金4分钟没有专业医护人员和急救设备,救护车也因路障没能第一时间到位。或许足够的健康意识和及时的抢救措施不能将他挽回,但至少能保护住更多生的机会。”还有就是白岩松白岩松也对浙江卫视的救护措施提出质疑:“本周,让很多人痛心的当然是高以翔录制娱乐节目时猝死,在目击者还原事件发生的细节时,你会发现(现场)基本没有应急救护的器械和相关的环境。不能说(如果)救护车直接开到身边或者(现场)有体外除颤仪,高以翔就一定能救过来,但没有就一定救不过来。”
白岩松评论视频:https://news.cctv.com/2019/12/02/VIDEWbT4sSILDVbvGdDuSvmH191202.shtml
4.社论专区:此为专家点评此次事件的专区,以更加权威的角度为阅读者提供阅读需求。社论的内容要丰富,要全面反应此次事件背后的问题。
例如:推进力度各地不一,急救观念仍需提高:AED离我们还有多远
5.网友评论区:网友表达自己对此次事件的观点态度的舆论场,此栏目最重要的是留言审查要严格,筛选掉虚假造谣的留言评论。
首页设计预览
1、页面结构:综合性版面,栏目为5个,版面主次之分差别小。
2、页面风格:因为此次事件是一次令人惋惜和发人深省的事件,所以风格比较偏向于灾难专题报道的风格,比较沉闷和悲伤。
3、色彩运用:基本上使用的是黑色、灰色、白色,因为黑色会让人产生死亡和哀悼等情绪。与本专题报道内容相似。色彩搭配较为简单,一个页面的色彩控制在3个以内,主次之分明显。色彩服务于文字内容。
首先网友评论区是本次专题报道的主要互动阵地。在里面你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为他人的想法点赞。点赞数最高的也将呈现在专题报道的首页。
对于一些图片较多的新闻报道,可以添加报道的H5二维码,更方便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