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武氏茶经 · 三
朝闻道 2018-01-14

这一篇说说与茶有关的器物、规矩、讲究和文化。

先说茶具。《茶隐老杨说茶道》里专题列举了茶人备茶、品茶之器具。这些东西在茶具店里都可以看到,造型各异,颇具志趣。

——茶叶罐随手泡(即热水壶)茶盘茶壶盖碗(有盖的茶杯)品茗杯(宽口茶杯)闻香杯(高筒茶杯)公道杯(用来分茶)滤网杯垫赏茶荷(鉴赏干茶用)养壶笔(用以刷洗、保养紫砂壶)茶巾盖置水盂茶针(撬砖茶)茶道组合(茶道表演组合用具)茶宠(茶托上的小玩具)

这里单说下宜兴紫砂。“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紫砂壶是最佳的泡茶工具,而紫砂陶土只产于江苏宜兴,天字一号。传说在古代,宜兴一带的镇上来了一位云游的和尚,边走边吟“卖富贵土”。镇民跟着他来到青龙山和黄龙山一带,和尚就突然不见了,但人们很快发现许多挖开的土坑。经从这些土坑中挖出的陶土隐隐透现紫光,制成茶壶质朴典雅,温润如玉,紫砂制品很快名扬天下。

紫砂壶造型美观,风格多变,能耐冷热,养之越久,越有灵性。古往今来,出现了龚春(明嘉靖年间人,紫砂鼻祖)、时大彬(龚春之徒)、陈明远(清康熙年间人,“花器”之祖)、蒋蓉(当代女艺人)等多位制紫砂茶壶的名家,他们富有诗意的创作将紫砂壶不断抬升为中国茶文化具象的载体。

上品紫砂壶,抚之如豆泥,壶身端正规矩,盖口松紧合适,倒茶时水柱呈束状喷射,用手按住气孔则水停。紫砂如玉,需多用多养,常用茶汁“润壶”,久而久之,灵气自现。

再说茶的规矩和讲究

“壶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有了紫砂,还欠好水。古人观水,要以“源活、味甘、品轻、清质”为上,甚至出现了喝什么茶、配什么水的讲究。然今人已很难有此机缘,矿泉水、纯净水已是很好。关于水温,红茶黑茶叶质相对粗老,要用滚水冲泡;乌龙茶、花茶用中高温度水(90℃左右)冲泡以防破坏营养溶出过多鞣酸,降低茶品和口感;绿、黄、白茶叶质娇嫩,应用70~85℃温水冲泡。

用什么样的茶具冲茶显得最地道?大多情况下,一个带滤网的茶杯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但若有钱有闲,还想显得B格满满,那就是绿、黄、白茶用玻璃杯,看茶起茶落,云卷云舒;红茶黑茶用紫砂壶,壶中日月,楼外青天;乌龙茶则用成套的潮汕功夫茶具,摆摆阵势,会会茶友。

茶叶一般可以冲泡几次?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没味了就换……不过若以茶类区分之,绿茶、黄茶、花茶一般三泡足矣,六安瓜片更是有名的不耐泡,且越好的瓜片越不耐泡。乌龙茶中的岩茶、大部分的白茶、红茶、黑茶很耐泡,可泡五次甚至十次以上。总之,嫩叶茶不耐泡,茶叶越粗老越耐泡。

四季茶饮——春饮花茶享青春,夏饮绿茶去暑燥,秋饮青茶阴阳衡,冬饮红茶暖心房。

一日茶饮——早饮绿茶提精神,午前青茶不寒不热还适合会友,午后红茶安心神,晚饭后熟普助消化,睡前可略饮白茶助眠。

新茶与陈茶。一般的茶叶,是越新越好,红、绿、黄、白、花以及绝大多数乌龙均如此。新茶色泽鲜艳,手感干燥,手指碾之即成碎末。武夷岩茶陈放3~5年没有问题,且口感更好;普洱砖茶则是越陈越好。

关于普洱生熟茶的区别及其陈化与收藏。普洱可久放,且越久越好,但这里有几点需要明确:一是普洱生茶和熟茶的主要区别是加工过程中是否经过“渥堆”这个人工发酵的过程,是则熟,否则生;二是无论生熟普洱,久放都是陈化的过程,放久的茶名唤作“老茶”、“陈茶”,陈化绝对不会使生茶变为熟茶,因此生普和熟普是两种茶,不会因年岁而转化;三是真正有“陈化”意义的是生普洱茶,熟普虽可久放且口感会愈加醇厚,但滋味变化整体不大;但随着存放年份的增加,生普洱茶茶性逐渐由凉转温,更奇妙的是其滋味也会发生变化,霸气渐消,香气倍浓,回味悠远,文物价值与饮用价值兼备,因此价格也随之飞涨。

最后,也来盘点下中国的十大名茶

“十大名茶”是哪十大,至今没有定论。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认知、喜好不断变化,茶叶也推陈出新,十大名茶的名单也不断变化。现在接受度较高的十大名茶为——

一、西湖龙井(绿茶系)——国茶经典,香馥若兰,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二、洞庭碧螺春(绿茶系)——条索纤细,色泽碧绿,清香芬芳,味鲜生津;

三、信阳(或都匀)毛尖(绿茶系)——条索紧细,银绿隐翠,滋味高爽,回甘生津;

四、君山银针(黄茶系)——香气清逸,汤黄澄高,三起三落,蔚成趣观;

五、六安瓜片(绿茶系)——形如瓜子,鲜爽醇厚,叶底嫩黄,汤色晶亮;

六、黄山毛峰(绿茶系)——形似雀舌,银毫披身,汤色杏黄,气若白兰;

七、祁门红茶(红茶系)——锋苗秀丽,色泽乌润,馥郁持久,叶底红亮;

八、信阳毛尖(绿茶系)——形如纤针,白毫显露,色泽嫩绿,汤色明亮;

九、安溪铁观音(乌龙茶系)——青蒂绿,红点明,青心红镶边,七泡有余香;

十、武夷岩茶(乌龙茶系)——绿茶清香,红茶甘醇,岩韵悠远,青茶精品。

——此外,南京雨花茶、庐山云雾茶、恩施玉露、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蒙顶甘露、苏州茉莉花等也在不同时期、不同评比中入选十大名茶。


——跋——
我一直对西方的葡萄酒文化很感兴趣,曾试图研究,搞清楚有哪些名庄和名酒,不同酒庄的红酒有何差异。然而我并不会酒,这限制了我对葡萄酒研究的深度。很多人说,微醺是人生最美妙的状态,我极少有幸有此体验,更无法理解李白“斗酒十千恣欢谑”那种狂欢,这是很遗憾的。

然而茶不同。茶道的精进和对其滋味的感受都是建立在心平气和的清醒冷静之下的,甚至有时的状态如参禅般清苦和寂寞。这给予我深入它的资格和机会。更重要的是,茶源于中国,茶道文化之深,丝毫不逊色于外国的葡萄酒文化。这对于我们增进民族自豪感也很有意义。

同事阿金上周兴冲冲地让我观赏了他购置的七子饼茶罐。“品老茶、喝熟茶、藏生茶”,看来他是要进阶,自己开始陈茶了。阿金说,要窖藏七个生普茶饼,放满七年,到时候若是没腐败,一定让我来品尝~

——无论如何,到时候我一定要尝尝。

(图片来自网络;再次感谢《差隐老杨说茶道》让我对茶道入门)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