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互联网诊疗获国家发文支持 万亿级新市场迎来转折年
sjm123_two 2018-09-21

□通信信息报 记者 唐刚


  国家卫健委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制定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3个文件。

  据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介绍,文件的出台旨在进一步规范互联网的诊疗行为,发挥远程医疗服务的积极作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互联网诊疗文件发布


  根据使用的人员和服务方式,文件将“互联网+医疗服务”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远程医疗,第二类为互联网诊疗活动,第三类为互联网医院。第二类和第三类均属于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为患者提供服务。

  根据文件要求,依托医疗机构拟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实行准入管理,如果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建立互联网诊疗服务信息系统,应当提交合作协议。

  医师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依法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具有3年以上独立临床工作经验,并经其执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

  对于民众关注度较高的互联网医院的处方问题,《医院管理办法》指出,互联网医院应当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等处方管理规定。在线开具处方前,医师应当掌握患者病历资料,确定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病、慢性病后,可以针对相同诊断的疾病在线开具处方。但不得进行初诊。

  据悉,国家卫健委将与各地共同推动3个文件的落实。

数千亿资本告别灰色地带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在最近4年中,整个中国的‘互联网+医疗’领域获得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三大重磅文件出台,意味着数千亿资本将告别灰色地带。

  在互联网赋能于医疗健康后,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近年急速扩张。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09年到2017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从2亿元激增至 325亿元,复合增速高达89%,目前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已逐步成形,在线挂号及问诊企业已从流量争夺进入到了医疗资源扩张的比拼阶段,接下来预计市场增速将维持在40%左右,预计到2020年我国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00亿元。

  今年4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自此,众多企业纷纷抢占互联网+医疗赛道,涉及医疗的各个环节,包含互联网医院、医药零售、医疗AI、医疗信息化等。其中,包括大型医疗集团、互联网巨头、医药企业、连锁药店、保险公司等纷纷加入“战局”。

  8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下称《任务》),此前明确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方向成为下半年重点工作。值得关注的是,《任务》要求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市民王先生患高血压并发症在宁波第一医院住院,出院后需要持续门诊复诊,以往每两周一次要去医院挂号就诊配药。如今,他可通过第一医院的互联网远程视频门诊进行复诊,医疗费则采用医保移动支付。


互联网医疗迎来转折之年


  业内人士分析,互联网医疗的全面推开,整个产业链都将获益,包括工业和零售。也就预示着,行业新的爆发点要来了。

  根据赛柏蓝的观察分析,互联网医疗的主导方主要还是公立医疗机构,但是会给药商、药企、互联网企业更多参与这个新平台的机会。提供药品、承接处方、架构平台等等,都是全新的市场、未开发的业务。

  机构预计2018年是互联网医疗的转折之年,这个发展了多年但始终没有突破的“互联网+”领域将真正迎来第一个收获期。

  一是“在线问诊”服务,正在成为标准化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手段,移动化的远程医疗和慢病管理,都将依赖于问诊工具;二是随着医疗信息化进入信息集成阶段,医疗信息化和互联网医疗之间正在趋向融合,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可望走向远程化、互联网化;三是互联网创新也在趋向医疗细分领域,医、药、险、检和 AI 等领域都有足够细分的新玩家入局,产生了许多有想象力的新模式;四是互联网运营的精细化,赋能体系、开放平台,也成为各家互联网医疗企业效仿的对象。

  专家表示,到目前为止,互联网医疗在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在问诊与诊疗康复并重,信息互通互联,资源的整合共享,医疗核心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方面都还有待提升。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