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Vol.76 演唱会舞台剧同为表演却完全不同
1581226 2019-11-06

10月5日,今年的『Endless SHOCK』在大阪顺利闭幕了。最后一场返场时,提早宣布了“阵容会有大幅改变,明年将以崭新面目继续上演”,这是因为今年有许多参演人员要从『SHOCK』毕业了。

明年这部作品就20周年了。有些人从上个年代前期就开始参与,称得上是将人生奉献给了『SHOCK』。在大阪一起吃饭,同时听他们一一讲了对这部作品的想法。以我来说,想要好好给他们的最终演出做个收尾。

无论在肉体还是精神上,这部作品都很难完成,所以『SHOCK』至今会保留演出人员,只做最小限度的变更,但20年,感觉到了要明确告一段落,划分节点的时机。能长期做观众欢迎的作品,很值得感激,但另一方面,也会闪过“必须在什么时候划出节点”的念头。然后那一天会终于到来。这也许是演员才有的感受。


杰尼斯演出是由本人出发

大阪公演前也参与了Hey!Say!JUMP的台湾演唱会工作。这个夏天,继上个月讲过的参与后辈舞台剧『Dream Boys』,自己剧目的排练,还有JUMP的碰头会...是有点儿脚不沾地的。

对于那个JUMP演唱会的报道,首先我想明确指出,“与事实不符”。新闻写的好像是我提议他们在台湾表演飞天,其实并不是(苦笑)。一开始说想飞天的是成员们自己。

作为根本理念,杰尼斯演唱的第一优先就是“本人想做的事情”。以那作为基础,再寻求意见。Johnny桑教导我的制作方式,都是如此。KinKi Kids也好,solo也好。我想其他组合也是一样的。杰尼斯的演唱会都是本人制作的。

我参与JUMP的表演,也不想破坏这一点。因为最了解JUMP歌曲优点的,是成员本人啊。所以制作演唱会的时候,从外面请制作人制定曲目表...以杰尼斯培育的我来看,有点没法想象。

如果是舞台剧,我也会设计动作什么的,但对于演唱会,我是绝对不想说“那样搞,这样搞”的,所以最多是提出些建议,或者提供新的角度和点子,依全局的平衡性来对音乐和动作做细微调整...这是我的职责。

事务所跟我商量“要不要试试参与JUMP的表演?”是两年前的事。因为组合逐渐增加,Johnny桑也上了年纪忙不过来。既然需要我,我就没有理由拒绝,所以回复“完全没问题”,从那时开始就去看JUMP的演唱会,听他们的歌。我手机里有他们所有单曲哦。连KinKi的歌我都没全部放进去(笑)。

真正参与其中是和成员开碰头会开始。会听他们的方案,然后抛出“想做那个的话,用这种方法会不会更流畅呢?”,或者问问“有没有适合这种表演形式的歌?”

比如以这次开场来说,对登场音乐要用的音乐...一开始成员没有太明确的想法。他们想用总结组合历程的影片来开场,但又觉得备选的音乐好像不太合适。

的确我也同意,但我觉得那个音乐本身并不差。在那部分,我从音乐里得到启发,就提出“比如把影片改成这样,是不是就能衬托音乐了?”我提出的影片方案是,将他们从日本出发,前往台湾的样子记录下来。比起JUMP的历史故事,时间会短上,就是从出国开始拍,入境,本地机场迎接他们的粉丝,前往场地时在车里的样子...。这样就能传达更真实的“现在来到了这里!“的感觉吧?

结果这个方案也得到了成员的赞同,但当然也有用原本的影片,改变音乐这一选项。要做决定的就是他们自己了。


目标设在“kya——”以上

关于飞天,一开始是成员说“这次想飞天”才加入的,后来我提出“那既然要飞就在和风的环节吧?比如用布飞”。

只是布飞也很危险,所以需要特别练习。那段时间我为了自己的舞台剧,也必须到大阪去了,没法现场看他们彩排。不过在大阪也会看他们发来的影片,确认编舞什么的啦。

然后,不能找个地方练习布飞吗...正想着这个,梅艺正好把『SHOCK』要用的轨道设置好了,所以我就说“不能来梅艺练吗?!”(笑)。然后要飞的成员,山田和知念就在百忙之中跑到大阪来了。想必『SHOCK』的观众,做梦也想不到两场公演之间,他俩在场内飞吧(笑)。

那时的感受是,对于危险的表演,比起演员,指导的人会更害怕。我做的『SHOCK』滚楼梯也是,Johnny桑常常说“可以不做了吧?”。“吓人啊——”什么的(笑)。我本人是觉得完全不吓人啦...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台湾正式演出的情况,后来我看录像了。台湾还是像我记忆中那么狂热啊(笑)。不管做什么都会得到尖叫...深切感受到粉丝真是令人感激。

但在我看来,JUMP也有十几年演艺生涯了,也该要寻求“kya——“以上的喊声,或从心底而发的“哦哦!”了,个人将这作为本次的目标。那个呢,嗯,也有部分实现了吧。

总的说来,恰好在同一时期,参与了后辈的舞台剧和演唱会两种演出。对于舞台剧,从剧本开始,好好建立基础,能够承载演员的话,就算彩排时间特别紧张也总能应对。而另一方面,演唱会归根究底演出者才是主体。虽然同为“演出”,方式却完全不同,我自己也有所学习。

顺便一提,我并不是就变成“JUMP负责人”了。就我们家事务所这个风格,讲到底也就是台湾演唱会的一次性帮忙。所以以后,可能会负责完全不一样的后辈或者作品。不过,叫我才去(笑)。



本月memo

中年男性娶年轻女性是当然的?

提到城岛茂(TOKIO)结婚的话题,他表示后辈真的在催婚。“说啥‘光一君不赶紧结婚的话下面的人都塞车了哦!’(笑)”对于和年轻女性结婚一事他狂劲地说明想法。“就自己50岁的时候生小孩,那70了孩子才20岁。考虑到这一点,那40、50的男人选择能在之后照顾孩子的年轻太太,也很合理啊!这样还要被人觉得‘怎么这样——’,我觉得才奇怪咧。本来有爱的话年纪就不重要吧?”。听闻如此。(编辑部)


推荐文章
评论(4)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