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形茶屋由威尔士建筑学院的10名一年级和二年级建筑学生在2013年4月至5月为期三周的密集工作室项目中建造。工作室由导师Takeshi Hayatsu、Shibboleth Shechter和Sam Clark带领。这座茶屋建在大学的和平花园里,作为一个临时建筑,提供了一个可以坐下来欣赏春天花园的地方。
伞形茶屋的设计是参照日本京都16世纪的日本茶室伞亭(KasaTei)。它位于京都东山灵山之麓,可以俯瞰市中心,是高台寺禅宗花园的一部分。“kasa”在日语中的意思是伞,以竹子和稻草制成的独特的高屋顶结构命名。屋顶轻轻支撑在自然弯曲的原木上,原木形成系梁和偏心柱。茶室是一个简单的结构,但空间复杂,因为它的关节部分。分体楼层和一系列的滑动屏风和上悬式百叶窗创造了一个既开放于景观又封闭于其周围豪华住宅的适应性环境。
伞亭被认为是由日本茶大师千利休设计的,他在16世纪德川幕府的控制下通过他的茶道仪式建立了侘茶风格的美学运动。侘茶要求简约、简单和谦逊的美学。侘茶风格可以参考草庵和民家,草庵是一种建在郊外的“茅草小屋”,民家是当地一种有泥墙和茅草屋顶的农舍。在当初建伞亭时,使用了现成的当地材料,如竹子和弯曲的原木,并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混合。
工作室希望通过将传统的日本和威尔士建筑技术与当代标准化的建筑构件和当地的普通材料相结合,在原伞亭茶室的基础上创造新的风格。
包括门窗在内的空间比例沿用了伞亭茶室,出于节约和营造儿童友好环境的考虑,减少了75%。
学生们从当地收集茶屋材料,开始制作。卡迪夫市中心一英里外的一个农场提供了土壤、稻草、牛粪和马粪用于制作篱笆和黏土板,这是威尔士传统的泥墙建筑技术。在威尔士林业委员会的许可下,学生们在卡迪夫正北7.5英里的森林里采集榛树枝条,并从倒下的树上收集风干的原木。
木框架是由西方木材协会捐赠的各种尺寸的标准软木建造的。铺板的设计模仿了伞亭茶室里榻榻米垫地板的纹理。
由小屋顶板条组成的格子形成了伞形屋顶结构,用手工折叠的锡箔纸包裹。由此形成的茶屋是由新老材料、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拼贴而成。锡箔是一个很好的光反射镜,它在茶屋的内部反射,创造了一个闪闪发光的效果。它的表面很薄,当它遇到雨滴时会发出叮当声,当风吹过它时会发出迷人的声音。
较大开窗将花园的景色框起来,邀请人们坐在阳光下或雨中,欣赏周围春天的花朵和树叶。
设计团队通过为期一天的涂抹工作与卡迪夫当地的日本社区进行了接触。儿童和成人志愿者加入学生的行列,用木棍搅拌原材料,并将混合后的涂料涂在墙上。
伞亭茶室最初建在京都郊外的安土城,后来搬到了高台寺现在的位置,根据花园的设置调整了方向和布局。同样的,伞形茶屋也在2013年5月25日的卡迪夫日本日活动中被搬到了卡迪夫中央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