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免耕?是否对茶园更好?

免耕

为什么会想来写这篇文章?那天我们(世外茶源小组)正在讨论一家茶园的情况,一张照片引起我们的争论。高大的乔木茶树下有一层新土,我认为应该是在除草的时候翻上来的新土,而我的同事认为越接近原生态的茶园就越不应该存在翻新土壤的人工干预,应该最大限度的保持茶园原始的自然环境。

想来也是正确的,理想状态下的原生态茶园,应该是不对其进行过多的人工干预。可以说,除了去适当采摘茶叶之外,就不要去干扰茶树的自然生长。

不耕地

普通的耕种方法,即在种植作物之前会进行耕地翻土,这个过程目的在于将深处的肥沃的土壤翻至地表,更有利于作物吸收土壤的肥力。但需要我们关注的是,过度的翻耕更不利于作物长期的生长。翻耕土地,固然可以暂时收到疏土透气的效果,但是,长期使用机具翻耕,会使土壤恶化,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不利于保水保肥,长期下去危害农作物生长,必然造成减产的恶果。

有的茶园直接使用大型的挖掘机进行开垦,挖掘机将深处肥沃的土壤全部翻到地表,这样的开垦方式既节省成本,又可以快速的让茶树汲取土壤中的营养。在最初的几年确实让茶树更快更好的吸收土壤的养分,但是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肥沃土壤被茶树吸收、雨水冲刷、风化等问题,导致土壤中的肥力开始下降。茶树汲取不到足够的营养,茶叶品质也开始下滑。为了保证茶树生长可以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化肥就加入了茶树的生长圈。而使用化肥的危害性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一再提及,长年过度施肥造成的肥害和地下水污染,比如只施用化肥不施用有机肥造成的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板结,土壤菌群减少等等。

由于不耕地,保留了原始土壤中的生态环境,比如蚯蚓、鼹鼠等地里的动物可以继续生存;作物和杂草的根在地下形成网络,有利于土壤改良和微生物增殖。由于作物和杂草的多层覆盖,地下的作物和杂草的根,以及它们的茎叶,也是微生物的食饵。在植物的根、微生物以及地里的动物的作用下,它也会受到生物性和化学性的耕耘,而且后者的效果更好。

不除草

很多人在管理茶园的时候将茶园里的杂草消灭殆尽,茶园里仅有茶树一种单一作物。他们担心杂草会抢了茶树的养分,并且会为茶园带来更多病虫害。于是使用除草剂或者人工锄草。除草剂除尽了杂草,也污染了土壤;人工锄草将茶园地表的草锄去的同时,也将表面肥沃的土层带走了。使用除草剂或机具除去田间杂草,固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便于采摘茶叶,但是也破坏了植物之间形成的合理的生态结构,造成风蚀、水蚀,导致水土流失、农田沙漠化和土石流(泥石流)等现象。

杂草之所以也生长,说明它在自然中发挥着某种作用。担心杂草引来害虫,其实不然,杂草也可以分散害虫对茶树的侵食的火力。不仅如此,杂草不仅能保持表面土壤的水分与松软,还可以把土壤裡的有害物质吸收、转换、还原土壤的生命力。同时,杂草愈多样化,土壤得到的养分也就越多元。由于地面覆盖杂草,也保护了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要说这样的自然农法不可为,可以去了解一下福冈正信先生的自然农法。他用了40年时间在山里种田的经验心得,来佐证自然农法的可行性。不管是原生态茶种植还是水稻种植,都有共通之处,即最大限度的将种植融入自然,回归自然。

本文部分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