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电影票房档期是神话,有的就是悲剧。与现在全中国每一个都人山人海的景点,呈现出来无比热闹的景象不同的是电影市场,怎一个惨字了得。
五一节假期的第一天当日上座率日冠又是大家熟悉的,上映了100天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仅2.3%的排片,拿到5.6%的票房。电影院的老板见风使舵,第二天火速调整排片至6.7%,单日票房破1092万 ,超五一档首日成绩,实现票房逆跌。网友们戏称是大年一百。
这部电影一枝独秀,但其它就实在是太差劲了。5月1日全国票房仅约1.8亿元,不足2024年同期(4.12亿元)的一半,甚至低于2015年水平。第一《水饺皇后》单日票房最高仅4500万元,远低于2024年《维和防暴队》首日1.36亿元的成绩。其他新片如《猎金·游戏》《人生开门红》等票房目前均在1亿元以下。不只是没有现象级爆款,正常发挥都算不上。之前预测的专业人士就表示,想过五一档会很冷,没想到会这么冷,冷清程度真是出乎了意料,电影寒冬,莫过如此了。票房差,真的不能怪观众。
魔童百天打脸新片,扯下市场遮羞布
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不高兴。《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上映了100天之后依然还榜上有名。这个五一档之前有不少人在盯着它的票房,看有没有希望能够突破158亿。假期刚过半,它就成功突破了这个界限。超高票房使得它哪怕减去100个亿之后,依然超越国产电影总票房排行第二名一段距离。
它的高票房让央视每天报道,让全世界都在为这个哪吒侧目,究竟是怎么样厉害的妖怪能够仅凭一个单一市场就能拿下这么好的成绩。难道正如这部电影里面的那样,哪吒仅凭一己之力就冲破了好莱坞封锁多年的口子,彻底改写了美式霸权主义写下的电影市场规则?
谁知道它的表现太好,反而成为了如今我国的电影市场的一块遮羞布。这部电影表现好,是它一个人好,跟其它电影好不好没有任何的关系。
尴尬和巧合的是,今年五一上映的这几部电影可以说是全方位为大家展示了一遍,为什么现在电影越来越不想让人看。
新片集体缺少看点,像流水线预制菜
各大影评人给这上映的十一部新片一个很高情商的评价,那就是中规中矩。
首先就拿领跑这个假期,马丽主演改编自真人故事的《水饺皇后》来说,这部电影无比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及格电影。
前半部分的片段还算是有笑有泪,但是后半部分发力疲软急转直下。就好像是编剧写剧本突然写累了,后半段不想写了。本来传记类电影就很难拍出彩,因为都知道最后的结局是成功。电影也就拍得流水账一样,硬生生靠着马丽的演技撑起来了一分。可惜,剧本再精彩一些,马丽再拿个影后绝对不在话下。
被大家寄予厚望,已经拿过奖,而且现在在新上映的这几部电影里面豆瓣开分最高的《大风杀》,前面三分之二可以给到八分,后面三分之一撑死只能给五分。这个导演就好像是《水饺皇后》的编剧一样,拍着拍着实在是收不住了,最后剪辑和拍摄一地稀碎。
至于《人生开门红》和《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两部喜剧电影,还有人认为总会跑出来一匹黑马。实际成果都只能说,如果是网络大电影不花钱还能值得一看。
一心想要振兴香港电影的劳模刘德华,又拿了一部看起来大家似曾相识的电影《猎金游戏》出现在这个五一假期。
总的来说,几部电影很默契统一的表现形式,就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业作品,散发着预制菜的味道。
票房不好不怪观众,用心拍自然买单
电影票房不好,又要怪观众不去电影院吗?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谁还去电影院谁怕不是有什么问题吧。老百姓点外卖的时候还会留心看一眼不要吃预制菜,怎么可能花几十块钱,又浪费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去看完全不怎么用心的预制电影呢?
春节档的意外《哪吒之魔童闹海》,好像让一些电影人忘记了最近国内几年一直存在的各种问题。
每次都是多部电影扎堆挤在一个档期,每部电影的创作者们就好像是在对观众做一场大型的服从性测试,能不多拍就不多拍,电影掩盖不住走捷径的态度。就连宣传的手段也都大同小异,短视频狂轰乱炸买几个蹭热度的微博热搜,主创团队装模作样循环旅游到几个城市走一圈路演,似乎就是对这部电影很上心的感觉。
一部电影票房低,还是因为电影本身的问题,其次才要考虑档期、宣传等等其他因素。现在有什么情况就要怪观众的审美有问题或者观影欲望不强烈,那就别怪观众用脚投票,不进电影院掏钱买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