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钢炼监督盛赞《罗小黑战记》,而我看到国人的“偏见”和权威崇拜
隔夜说动漫 2019-09-25

就在前天(9月23日),《罗小黑战记》正式向华夏电影发行公司进行了密钥延期申请,宣告大电影将会推迟至11月6日下映。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区别于《哪吒》遭受到数不胜数吐槽的延期操作,我们似乎并无听到任何对《罗小黑战记》的揶揄。或许网友已经醒悟了?也或许《罗小黑战记》如今的体量不值得为他们所抨击?

是的,距今已然上映近20天了,但总累计票房也仅有2.88亿而已。这在《哪吒》面前,确实只有相形见绌的份儿。

不过我需要强调的是,《罗小黑战记》一点儿都不差。当然,这可不是我一家之言,我们还有权威人物的确证---

“全片只能用出色来形容,剧情让人捧腹大笑,而角色之间的情感却让人泪如雨下,这部作品实在太厉害了”

上面这位名叫“入江泰浩”的日本人可不是平凡之辈哦,他的真实身份当属《钢之炼金术师》的监督,在日本动画界也可谓是神一般的人物了。

不仅如此,就在这位大神发表完上述饶有影评性质的评价之后,入江泰浩紧接随后也给出了如此针对创作者的赞叹:

“能做出如此作品实在厉害,难道说未来我们要和如此犀利的创作者竞争了吗?不得不让人佩服啊”

过去如此毫不吝啬措辞的赞叹,我们只可能在“商业互吹”的情况下看到。但如今远隔重洋,并且是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被一位动画行业德高望重的大神人物“二连击点赞”。那你们说,这可真得要作品本身的质量达到何等高企程度,方才可能实现啊?

据闻就在《钢炼》监督安利过后不久,《罗小黑战记》在日本东京的放映也迎来了另一波观影高峰,不过稍微可惜的是,这次日本上映也只是小范围而已,并且时间也只会持续到9月29日,所以满打满算估计也不会有多少票房收入咯。

好了,上面便是入江泰浩对《罗小黑战记》的疯狂安利,而接下来我们将目光转移回国内,来看看网友对此的评价---

1.“后悔没早去电影院看看,国漫有这样的进步真的让人欣喜”

2.“实在没法理解罗小黑票房不如哪吒”

前者是对自己错过佳作的一种惋惜,而后者则是对作品本身票房羸弱的一种抱不平。

看似是两句不相关的话语,但实则我们能用“偏见”二字将它们进行因果上的关联---造成2的现象,其实就是因为1中人群对二维国产动画的偏见所导致的!

偏见和权威崇拜

在过去20年间,动漫作品在国内群众的认知范畴中都可属为“低幼”的存在。

在过去互联网并不发达,网络视频平台的流量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人们能够通过TV渠道涉猎的动漫作品都均为《喜羊羊》《蓝猫淘气》《熊出没》之流的低幼年创作,久而久之,“动漫=低幼”的认知便烙印在大多数国人的心头之上。

值得强调,“文化环境”对“人类观念”的塑造是存在心理学基础的。而其中最具代表的当属“消费主义陷阱”理论---一种描述人类的消费行为在大多情况下并非源自自身的实用需求,而是出于外界的影响(各种商业广告,各种明星大V的形象塑造等等)。

久而久之,人们就会陷入到永无止境的物欲追求的道路之上(时下流行的所谓网红店,其实紧抓的就是消费者的这种心理)。

然而时间到来2010年之后,随着诸如《秦时明月》《侠岚》乃至《大圣归来》《风语咒》《白蛇:缘起》等等3D荧幕大作的出现(甭管是出于制作成本的考量,还是创作者的偏好,总而言之,过去10年时间确实涌现了数不胜数的三维国漫佳作),从而也就打消了人们在三维动画维度的低幼偏见,最终方才成就《哪吒》近50亿的票房奇迹。

二维国漫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尤其像《罗小黑战记》天生自带Q版画风的作品,无疑就更显低幼的可能性,而票房远远不及《哪吒》也同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咯。

怎么办?

事实上从前文《钢炼》监督的安利事件当中,我们已然领悟到可行的解决方法---利用人们对权威的崇拜心态。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人们赫然发现信息和资讯已经从过去的“不够看”,转变成如今的“看不完”。数不胜数的信息流涌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之内,但随即而来也导致了“质量参差不齐”的后果---上一篇或许干货满满,但下一篇却突然变成标题党的流量文章。

在这样的“信息乱象”之下,人们开始对甄别信息有了市场需求,而奠基在这一需求之上,所谓的“意见领袖(KOL)”便应运而生了---诸如现在的信息流平台评选单篇优质文章进行加权推送,以及每月评选优质账号进行展示,这其实都是对KOL的形塑。

我再度强调这个演变过程:国人对二维动漫的低幼偏见---因为进入互联网时代迎来信息的井喷故而萌生了对KOL的强烈依赖。

于此,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经跃然纸上了。

《钢炼》监督入江泰浩当属动漫领域的大神级KOL,他的一句“这部电影非常牛叉,创作者让人佩服赞叹”,难道还不足以破除国人的低幼偏见?从而呐喊出“很后悔没去电影院支持”的感慨吗?

当然,这一切改变的前提都得奠基在“《罗小黑战记》足够优秀”的基础上,否则“低幼”绝非是偏见,而是对国产动画的准确定义。

也就是说,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到来了真正的国漫崛起转折点,如今唯一剩下的也就只是打破“意识枷锁”罢了。

我衷心希望屏幕前的你们,千万别在观影之前就对相关作品妄加定论。

否则,很大概率来说你们也只会像如下这两位网友,彻底沦为被人嘲笑的对象---

好了,今天内容就到这里,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们的看法。

请收藏和转发,谢谢!

推荐文章
评论(3)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