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潭溪山游记
sss2018 2018-09-13

潭溪山游记

暑假期间,我们一行20人,分别乘坐在五辆汽车上,沿着去潭溪山的公路向南前行。 

进入临淄,地势越来越高,公路都在山的一侧,一会儿向上,又一会儿往下,眼看着前面是悬崖峭壁,无路可走,汽车转过一个弯,公路又伸向前方,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透过车窗,看到公路两边是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光秃秃的,有的郁郁葱葱,有的平缓,有的孤峰突起,在云雾中朦朦胧胧,时隐时现。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奔波,汽车在谭溪山下停下来,我们下了车,就看到一座汉白玉牌坊,上面写着“潭溪山”三个大字。大家买上门票,按次序走了进去。  

大门里面是创意公园,树木郁郁葱葱,有石椅石凳,花坛凉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潭溪山瀑布,从高入云端的山上倾泻下来,一波三折,跌落在下面的水潭之中,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看到如此壮观的瀑布,人们情不自禁的朗诵起了苏轼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家欢呼着,雀跃着,纷纷站在瀑布前摄影留念,大家鞠一捧瀑布水,美美的喝上几口,在炎热的夏天,浸人心脾,顿时觉得一股清凉之感,从头凉到脚底,惬意极了。  

我们沿着北边山坡的小径,慢慢的往前走。前面是九龙潭,九个水潭,一个比一个高,清清的山水从上面流下来,落入水潭,远远望去,就像是从高山上倾泻下来的一条瀑布,又像一条白色的绸缎。相传这里栖息着九条龙,它们每天都有一条龙值班,哪里要下雨,哪里要刮风,它们就到哪里去,恪尽职守,造福人类。 

 经过流水的冲刷,里面的石头都被冲刷得光溜溜的,奇形怪状,有的像乌龟探海,有的像鸟儿站枝,还有的像公鸡啼鸣……  越往上走,道路越窄。所谓的路,有的是天然的石板路,有的是人们特意铺设的台阶,还有的是用铁板焊接而成,有的地方比较舒缓,有的地方非常陡峭,就像是直上直下的天梯,令人望而生畏。 

 我和老伴儿互相搀扶着,一步步往上攀登,开始的时候,还不觉得劳累,越往上爬,就越劳累,两条腿就像是坠了块铅似的,走一步就不想再迈第二步。儿子和儿媳不停地鼓励着我们,还给我们每人捡来一根枯树枝,作为拐杖,五岁的小孙子来到我们跟前,搀扶着我们,看到这种情形,我们顿时觉得浑身是劲,一步不停地往上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的高云洞。  

高云洞前边是一个凉台,洞口有十多米高,我们走进洞中,里面非常宽阔,往上看。两边是悬崖峭壁,越往里一层比一层高,两边的岩石上,渗透着许许多多的小水珠,站在里面,就像是进入了秋天一样凉爽,顿觉心旷神怡。据人们介绍,阴天的时候,一股股的浓云,从洞口中喷出来,极为壮观。大家站在洞口前,合影留念。 

 我站在高云洞前,往远处眺望,那壮观的美景尽收眼底:远处的高山连绵起伏,眼前的山坡上,全部用绿色的植被覆盖,松树、柏树、垂柳,槐树……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树,有上百个树种,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登山的人们像蚂蚁那么大小,慢慢地往上爬行。我们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然塑造出这么美妙神奇的福地。一棵棵的小树,从岩石的裂缝中挣扎出来,拼命地向上伸展着身体,来窥探这深山美景,真有“连峰去天不盈尺,古松倒挂依绝壁”的意境,我们无不为这顽强的生命力而感叹!  看到如此美景我情不自禁的放开喉咙高喊:“哎——加油啊——”  “哎——加油啊——”一声声的回音,在山谷中回荡。大家听了,也跟着喊起来,那回音在山谷中萦绕着,就像一曲浑厚的大合唱,美妙极了。 

 我们在高云洞稍作信息,沿着山坡南边的山路,往回走。离高云洞不远,有一个饮虎泉,泉眼里滴滴答答不停地往下滴水。许多游客拿着矿泉水瓶子接水,我也拿出喝光了的矿泉水瓶子,装了满满一瓶子,喝了一口,甜津津,凉飕飕的,别具风味,顿时觉得头清目明,神清气爽。据介绍,饮虎泉位于海拔750米,上层是含水性较好的长粉岩,底层是不透水的岩浆岩,当上层水流至岩浆岩层时受阻,溢出岩石形成泉水,地质学称之为“典型性接触下降泉”,泉水偏碱性,富含锶、镁、钙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传说,此泉常有一只黑虎前来饮用,故取名“饮虎泉”。 

 离开饮虎泉,是一段陡峭的台阶,我们来到上面,看到一个岩洞,叫做美女洞。相传在这座山峰上,一群美丽的仙女就生活在这里,夜晚就住在这个山洞中,因此,这座山峰叫做仙女峰,这个岩洞就叫美女洞。  

我们来到洞内,里面非常黑暗,大家打开自己的手机照明。洞里周边的岩石都非常光滑,往外渗透着水珠,路面也很光滑,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我们大家手拉着手,互相照应着慢慢往前走,转过一个弯,我们看到了光明,来到洞外,才知道已经来到了山的另一侧。  

沿着铁板焊接的阶梯,我们往下走,不多远,来到了“三教祠”前。三教祠建于潭溪山天然石窟之内,供奉着“儒、释、道”三教祖师,大殿通体石质,硬山,单檐,五脊歇山式,无梁,因此又称“无梁大殿”,门楣上刻有“三教同垣”,门侧刻有对联“未明人妄分三教,了得底同悟一心”,大殿一边立一石碑,上书“昭阳洞记”,据碑文记载,明朝年间,时年12岁的昭阳太子被先皇封为皇太子,太子舅父见宫中混乱,就将他送到了三教洞,太子在此隐居三年,直到15岁时才在丞相杨廷和的保举下即位。从此这座山洞便以昭阳洞命名了。在大殿南侧,有一洞穴,大约有五米见方,洞内有四股清泉从岩缝中溢出来,终年不断,被当地人称之为神圣之水,方圆几百里的老百姓慕名前来求签问卦,取水治病,无不灵验。 

 离开三教祠,继续往南,不远处就是水帘洞。瀑布从山上倾泻下来,盖住整个洞口,下面是一个清可见底的水潭。也不知道这里的水帘洞和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水帘洞有没有关系,如此的美丽环境,我想如果孙悟空知道了,也一定会带领他的猴子猴孙迁移到这里的。我们慢慢地走进洞中,里面霓虹灯不停的闪烁,不停地变换着颜色,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穿过水帘洞是一段又长又陡的台阶,我和老伴儿互相搀扶着,慢慢往下走,儿子和儿媳也不停的叮嘱,千万要小心。下了台阶,在山岩上“潭溪山大裂谷”几个鲜红的打字映入眼帘。这里就是著名的景点“一线天”,我们抬头仰望,两边石壁陡立,直到云霄,从石缝之间看到蓝蓝的天空,真是名副其实的一线天啊!据介绍,夏天每逢大雨过后,山水汇集于此,激流直下,声音震耳欲聋,极为壮观。在这神经衰弱的治疗方法神秘的山谷之中,还有很多景点“三连潭”、孔雀开屏等。大自然真是一位无所不为的能工巧匠啊!也只有大自然才能够塑造出这样巧夺天工的美景。  

穿过潭溪山大裂谷,我们又回到了创意公园,大家坐在瀑布前的岩石上,互相谈论着登山的感受,看到的美景,在大家的说笑声中,一天来登山的疲劳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我们稍作休息,看看天色已晚,我们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