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一份不成熟的居老师演技分析(冯豆子篇)
玄菟寅虎 2018-08-28

写在最前的话

 这是一篇充满了作者血泪的报告文学。基于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前提,作者被迫同意做一篇毫不敷衍的,认真的,分为四个部分的居老师演技分析报告。

居老师入行近十年,作品数十部,根据类型和制作,作者选择了《家宴》、《新边城浪子》&《新萧十一郎》&《花谢花飞花满天》、《情定三生》、《镇魂》。这几部作品,都是作者本人认为具有居老师一定代表性的角色。分为冯豆子篇、傅红雪&连城璧&花无谢篇、迟瑞篇、沈巍篇。

不过,诚实地说,虽然这一切都是自己作死作来的,但作者也并不是没有兴趣——朱一龙老师的演技,到底是经过怎样的磨练才能在《镇魂》中为我们带来一个令人神魂颠倒的沈巍?希望这篇不长不短的文章,勉强可以作为可参考的答案。


冯豆子——编剧眼中的叛逆青年,观众眼中的可恶渣男

 根据百度百科上的资料,《家宴》的首播时间是2014年3月19日于北京卫视,整个播放期间,最好的收视成绩是第一集,同时段收视率0.965%,市场份额2.56%,之后就一路滑落到十名以后。本剧主演是王刚老师,其他几个配角分别是颜丙燕、曾黎、戴娇倩,以及本文的中心人物,朱一龙。

《家宴》的整个设定不知道为什么让作者想到1994年由李安执导的电影《饮食男女》,同样是由父亲,三个女儿组成的家庭,然后由家庭儿女琐事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在人物设置上,最大的不同是《家宴》多出了一个娇生惯养,无法无天的小儿子,冯豆子。

在百度百科的人物介绍中,关于冯豆子的部分如下:“冯家小儿子,因为老冯头从小对他的宠爱,让他变得无法无天。在现实中经常碰壁,又在几个姐姐各种人生理想的牵扯下摇摆不定,有“超级混世魔王”的封号,但他是个真诚善良的人,令人又爱又恨。”

作者并没有看过《家宴》,也限于各种原因(其实就是不想刷),因此决定随机在B站观看家宴中冯豆子的部分cut,尽可能完整地理解人物。

 

片段1  第一集冯豆子cut

这是冯豆子在剧中的第一次出场。镜头由近景的父亲和女儿转向了远景的冯豆子。根据剧情设置,王刚扮演的父亲此时因身体不好住院治疗,儿女赶回老家照顾他。不过观众很容易就能根据画面得出结论,负责照顾父亲的,多半只有女儿。

“别别别,你别到学校来找我,我回老家了,淮州啊。”这是朱一龙在《家宴》的第一句台词。家宴拍摄于2013年,当时朱一龙25岁,与扮演角色冯豆子的年纪相差不远,幸运的是,过硬的演员素质使本剧没有使用配音演员(就我所知部分),因此,演员用声音补充了更多的细节。

“别别别,你别到学校来找我,我回老家了”这部分声音较低,符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医院),“淮州啊”这里的语调一下就拔高起来,显示强调。

伴随第二句台词出现,冯豆子的肢体动作也发生了变化,他晃动了一下双腿,并且将插在兜里的手抽出上下晃动,表示强调。镜头主体随之从父女切换到了冯豆子身上,表明他将是接下来的剧情焦点人物。

在远景中,朱一龙用坐在护士站柜台上,驼背,晃动双腿这几个动作及形象强调了豆子的人物性格——不在意规则,散漫,吊儿郎当。

随着接下来的台词“我女朋友就是一事儿妈,这事儿她要搅合进来那肯定穿帮”,远景切近景,豆子成为镜头焦点,继续上下晃动手掌表示强调,眉头紧皱,双眼焦点落在地面,显示思考,“那我大姐一分钱都不能给我”,豆子再次晃动了一下手掌(作者不幸没有截到动作),这次不是上下晃动,而是从后向前,表示更加坚决地强调。

在影视作品中,人物能不能在观众心中树立起来很多时候靠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包括并不限于服装,环境,妆容,更包括声音,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容作者吐个槽,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以为只要演员够帅够美,就一定能让观众留下强烈的印象——并没有!僵着一张面瘫脸,眼神虚无不定,肢体动作僵硬,然后告诉观众他对面是心爱之人,喵喵喵!?

朱一龙在开场不足一分钟的表演中,用声音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的不断变化为我们初步勾勒出冯豆子的人物形象,简而言之,一个不折不扣的小混账。在三句台词中,朱一龙的声音由低至高,动作由小变大,很好地演绎了人物一开始还记得在医院,三两句之后就把这件事丢到脑后,注意力集中到“女朋友事儿妈”“大姐一分钱不能给我”,并且用手掌晃动的方向和力度强调了大姐不给钱的严重程度。

在第一集不到一分钟的出场,朱一龙成功地立起了豆子的形象,不靠谱,散漫,不懂事,娇生惯养,并用之后剧集中的表演不断丰富人物,因此,冯豆子之后的改变和成长才会与之前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给观众留下强烈而直观的印象。

 

片段2   第27、28集 冯豆子cut

再次声明,本篇仅仅是作者的一些不成熟的个人看法,包括居老师的CUT也找得非常随意(作者实在看不下全集,这其实是不对的),如果看到这里能接受的话,请继续跟着作者一起继续寻找有趣的蛛丝马迹吧。

在这里在多说两句。25岁时的朱一龙演技明显没有30岁的他那么成熟,在《家宴》中,与他对戏几位老师都是入行数十年,经验丰富的老演员,尤其是王刚老师。因此,朱一龙不免显得青涩,但是,好演员的一个共性在于,当更加优秀的演员出现时,他们会不断向对方学习,用以磨砺自己的演技。

朱一龙所饰演的冯豆子,随着故事的慢慢深入逐渐暴露出更多的问题,他背叛原女友,与另一个居心叵测的女孩发生了关系,并且不自知地落入了喜当爹的境地。27、28集,冯家高兴地准备迎接第三代,萌萌却打着冯家菜谱的主意,并且不断撺掇糊涂的冯豆子把菜谱偷出来。

朱一龙在27集中第一次出场,搓着手,双肩微收,脚步轻快急促,构建出天气寒冷,角色活泼的形象。同时身为厨师的儿子,他的目光自然被桌面上的食材所吸引,为之后提出的问题作出铺垫。

自然地扇动空气,构建起气味的具体形象,然后接“真香啊”,为之后的询问作出铺垫。所谓的合理性其实就是构建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当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也是经由这些细节不断丰满。

此处画面音是姑姑在说话,介绍菜品。朱一龙用微微睁大眼睛,努嘴的微表情来表示好奇,他没有直接询问,但通过表情,观众和对手戏演员很自然地接收到了“这是什么菜”的疑问。这些细节其实也是暗藏的伏笔,冯豆子纵然有许多缺点,但他的确是一个厨师的儿子,不管嘴上怎么嫌弃父亲的工作,但实际还是对厨师工作和菜品保有好奇。

听到姑姑的介绍,先是侧脸微笑看向镜头外的父亲,表示惊喜,然后稍稍转回来看姑姑,微微皱眉,收笑表示严肃,配合台词,立刻就有了十分诚恳的意味。冯豆子在此处听到姑姑介绍菜品时先看父亲,表明他知道这道菜的来源,更知道是父亲的要求姑姑才会做菜,因此先笑着看父亲有感谢,也有小儿子撒娇的意味,而后表情转严肃看姑姑,配合台词强调自己一直特别想在家里呆着,为之后话锋一转,想拿菜谱,打算离开淮州回北京做铺垫。

再多说一句,与第一集的服装相比,27集中冯豆子的服装风格发生了较大改变。第一集中他穿鲜绿色绒衣,整体色彩搭配鲜亮跳脱,27集中,冯豆子穿暗色系的格子衬衣,外搭黑色开衫,裤子配亚麻原色长裤,整体形象沉稳,为他即为人父作出形象上的铺垫和改变。另外,和第一集中较快较高的声音相比,27集冯豆子的声音较为和缓,音频较低,语速放慢,一切都表明了他认识到自己即将成为父亲的事实,并且开始尝试改变以往形象。

刻意提起眉毛,眼睛尽可能睁大,五官不自然地夸张。此时的冯豆子是在他父亲和姑姑的面前演戏,尽量表现出随意,轻松的姿态,试图试探出菜谱的真实情况。必须为朱一龙此处的表演点赞,仅仅是一个微表情,就成功地表现出冯豆子沉不住气的性格和他的真实目的。

此处插一下对手戏演员王刚老师的表现。不愧是老戏骨,左眉梢稍稍提起,右边不动,眼球自然地移动到一边(截图略不好搞得王刚老师左眼跟个黑洞一样)冯豆子的方向,面部整体肌肉上提,这一点非常重要,哪怕你遮住眼睛以下的表情,都能从肌肉上提的迹象和眼神光中看出,这位父亲其实对儿子的想法心知肚明,他接下来的问题你想学,那我现在就可以教你本身就是一种暗藏的示威:小子,你的那点心眼我全知道,别在你爹面前弄鬼。但同时身为一位父亲,他本能地不愿意对儿子多加怀疑,因此也有终于儿子对厨师行业感兴趣的高兴和欣慰,因此,他的表情和眼神中混杂了喜悦和戏谑两种意味。

在得到父亲“想学,现在就可以教你”的回答之后,朱一龙的表情没有马上松弛,眉毛依旧掉起,嘴巴抿了起来,面部肌肉没有完全放松,仍旧维持着之前夸张的表情,眼睛左右移动表明思考,紧接着,眉毛落回正常高度,眉头皱起,左右脸分别呈现出了不同的表情。

将表情分开截取看得更清楚。右脸上,眼睛眯起,颊肉向上移动,嘴角向上提起,营造出“可怜,讨饶,焦急”的表情,左脸眼睛睁开,颊肉放平,嘴角向下,肌肉僵硬,表现出“愤怒,攻击”的意味。

在《家宴》中,冯豆子被家人宠到无法无天,虽然本性善良,但性格上有颐指气使,自私的一面。父亲的回答让他明白暗藏的小心思已经暴露,一方面他企图用撒娇,卖惨来使父亲回心转意,另一方面,唯我独尊的性格让他不满意父亲的回答,生出了恼怒和不耐烦的情绪。

冯豆子很快意识到表情不妥,整张脸的表情都在拼命呐喊“我记不住”,手臂自然挥动落下表示强调,随后他的表情立刻从委屈中调整过来。

肌肉运动受神经控制,理论上一百万个人里才会出现一个左右脸完全对称的人,因此,每个人的左右脸表情都有细微的不同。但是只有优秀的演员能够利用这个不同,以微表情加强表现力,从而更好地为表演服务。

依旧是左右脸分别截开的表情对比。先强调自己记不住,然后,冯豆子的眉头稍稍松开,表示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左边眉梢微微提起,右边眉毛不动,左边肌肉活动范围与右边相比较小,表示他认可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情绪逐渐恢复平静,“是想您先把菜谱给我”的台词出现。

一连串细微的表情变化让观众能够非常鲜明地看清冯豆子的目的,同时也加深了观众对这个角色的嫌恶感。从这个角度来说,朱一龙成功地抹除了自己的形象,树立了一个鲜活的冯豆子。他在后来接受采访中谈到,自己与冯豆子是完全不同的人,只能通过日常观察,然后将自己彻底变为冯豆子,在那段拍戏的时间,他哪怕下戏,也沉浸在冯豆子的人设当中,直到拍摄彻底结束。

 演员分为几种,演什么就像什么,演什么都像自己,以及演什么都不像什么。自评没有天分,曾经被人评价不适合当演员的朱一龙在离开学校后为了磨砺自己接了无数……小成本制作,通过认真揣摩角色,在离开学校三年后,他成功地塑造了冯豆子的人物形象。当然,此时他的表演依旧带着浓厚的学院风格,没有太多的个人特色,但比起连微表情都做不好的演员,我们依旧能够认为25岁的朱一龙,已经有了具有了成为优秀演员的潜质。

 

片段3  第41集  冯豆子cut

鉴于临近剧集收尾,矛盾的总爆发即将来临,在第三片段中,截图量相当大,并且几乎一秒一截(变相说明居老师在这部分的表现值得打一个优秀分),因此这一部分的长度真是超乎了作者的预料。

在第41集中,冯豆子和萌萌的冲突彻底浮出水面。他在41集中的首次出场在厨房。伴随催促的声音,豆子的反应是一边回答一边盯着手里的调料瓶,当催促升级时,暂停了手中的动作回答,第三次催促时,因为愤怒一把将锅盖丢到了锅上。

在这段表演中,镜头一直处于中景,并不能完全展现出冯豆子的表情,但他的动作已经足以营造出过硬的真实感。听到呼唤之后注意力仍旧留在正在烹调的食物上(由热气可知),没有停止加入调料;第二次呼唤,因为注意力转向声音来源,他暂停了加入调料的动作,防止调味失败,第三次呼唤他终于不耐烦,将手里的锅盖丢到了锅上,注意,哪怕是愤怒中,他第一反应依旧是把盖子盖好,防止食物变凉而带来口感的变化。

在这段表演中,朱一龙用回头,转头,低头这几个简单的动作成功表现了情绪的层层递进,由不在意,不耐烦进而发展为愤怒,将情绪的变化通过日常的动作成功地体现了出来。

在这个部分,冯豆子控诉萌萌将冯家作得四分五裂,他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了萌萌的身上,完全无视了自己的责任,通过短短几句话,冯豆子再一次成功体现了自己自私,不成熟的一面,但也体现了他重视家庭及家人的优点。

听完萌萌的话之后,冯豆子的表情从伪装的平静逐渐转变为“指责”。在这个部分,我们同样给可以做表情的截开。在前四章截图中,朱一龙左右脸表情几乎一致,说明此时他的情绪是非常连贯一致的,“我口诉我心”,完全没有任何迟疑,但在最后一张截图中,冯豆子的左右脸有了微妙的不同。右脸表情变化更加明显,左脸,尤其是眼睛部分,卧蚕形状没有任何改变,整张脸的表情看似凶狠,但比起之前强烈的情绪宣泄,最后一张截图能够体现出冯豆子在对于谁“把家里弄得四分五裂”这个问题上的心虚,他其实心知肚明,没有自己的放纵和推波助澜,单凭一个萌萌,是无法造成现在这个局面的。

情爱如水,来之席卷万物,去之也是洪水滔滔。在萌萌自辩的这段话中,镜头始终对准了朱一龙的正面,我们得以看清微表情的所有细节。眉毛放平,抿嘴,眼神散开,然后是头部转开再转回,再度皱眉,眯眼,大幅度卷起嘴唇,最后松开眉头,眼珠移向右边,斜眼看人,嘴部一边轻微上提,冷笑。

在这个部分,朱一龙的表情随着台词的变化而变化,在听到前面的部分“以前如何”时,他的表情透露出厌烦和讽刺的态度,说明这已经不是萌萌第一次这样说,此处的心理活动是“你说了这么多遍不累吗”,在最后的台词中,他斜眼看人同时冷笑,说明冯豆子已经看透了萌萌的本性,心理活动是“你对你自己的定位很正确”。

在这场对手戏中,近景镜头大量专注于朱一龙的面部表情,冯豆子表情的不断变化加深了观众对于矛盾爆发的期待,同时也加深了观众对于人物的认知。观众会在谴责冯豆子,甚至嘲笑他的同时给予他真切的同情和恨铁不成钢的愤怒,这也为最后冯豆子形象上的彻底改变做了一个铺垫。

 

至此,冯豆子篇终于能够宣告结束。这是作者第一个演技分析,里边的观点,看法都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关于微表情,作者推荐B站大大@IX2233所做的《高倍显微镜看镇魂》,非常棒,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朱白两位老师精湛的演技,作者也是从中受到启发,产生了做一个朱一龙向的演技分析的念头,在此感谢@IX2233大大,《高倍》是非常用心,也是非常精彩的视频!

限于题材和时代,冯豆子篇中作者更多探讨的是朱一龙的微表情,接下来的《新边城浪子》&《新萧十一郎》&《花谢花飞花满天》篇章中,作者将着重在朱一龙的武术动作上,这个环节同时也是作者非常喜欢的部分,敬请期待。

PS:本来只打算在微博发,结果亲友说应该在乐乎也放一个……所以就听了亲友的建议,封面图和微博不同是因为乐乎对图片的要求原封面图达不到……

再PS:这几天作者消失是因为急性肠胃炎跪了,今天终于满血复活,双医没有意外最晚明天发,么么哒~

未完待续









推荐文章
评论(1)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