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开始住校了,你比妈妈足足早了六年离开家庭的怀抱。在这个年代在这个城市貌似是理所应当,可刚开始爸爸和妈妈都是内心抗拒的,但权衡之后我们也在成长,初中住校和大学住校截然不同,并非完全离开家,每周三晚上爸爸妈妈都会和你一起吃晚餐,散步在校园内聊聊天,周五回家,周日回校。两个星期过去了感觉挺美好。
妈妈因为你也成长了很多,住校后,妈妈更加相信,什么都没有比牵挂更牵挂的了。时时刻刻牵挂着你:好好吃饭了吗?睡的好不好呢?午睡正常吗?会从上铺掉下来吗?有无磕着碰着啊?有没有吃水果啊?有没有喝牛奶呀?早餐有没有吃鸡蛋啊?中途会不会饿啊?知道和同学们分享吗?和同学相处融洽吗?学习上有无认真听讲啊?有没有不懂装懂不敢问老师啊?宿管阿姨有没有抓到你啊?......总之,牵挂很多很多......爸爸说,你也需要成长,也要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结果不管吃不吃亏都是你的一个成长过程,经历多了就会有更多可以自己解决的办法,在保证安全健康基础上爸爸妈妈会让你更多去自己解决,真的不想或者不知道怎么解决了爸爸妈妈自然会帮你,你也很乖,什么事情都会告诉我们,妈妈跟你讲过,开心的事不用说你都会憋不住告诉妈妈,但妈妈更关注的是你的不开心,希望你能一直保持下去,把妈妈当成你最好的闺蜜......
爸爸很爱你,从军训第一天早上开始,爸爸就不停的发qq告诉妈妈,晚上我们去校门口偷偷看看你,希望能看到你,看你好不好,是否适应。妈妈还笑话了爸爸,但心里是暖暖的,也是妈妈渴求的。那晚爸爸妈妈带着弟弟去了,好像上天安排好的,我们真见面了。从那晚开始,感觉心里畅快了,也接受了我们的宝贝女儿长大了这个现实......爸爸爱你爱到什么程度呢?不舍得你出广州,不舍得你长大后会离开家,不敢参加你将来的婚礼......但妈妈相信爸爸会长大的......
冷静之后才明白,对于你,爸爸妈妈完全不用担心这些问题。每天都会打电话,头两周呢都会兴奋不已的讲各种有趣的事情,说想弟弟......这一周开始每次打电话都会说妈妈,我没什么事,我挺好的呢,但一如既往的说想弟弟。开始知道妈妈的各种牵挂和不舍了。我只想说一句,我的女儿真好。
第一个周三去见你,就像当初要去学校本部跟爸爸约会一样的感觉,期待、激动啊。带上你最喜欢吃的鳗鱼饭早早地到了学校门口,期待学校大门打开的那一刻,一见面就是一个大大的拥抱,开启你喋喋不休的嘴巴......
你和弟弟相差差不多八岁,感情好的出奇,弟弟每晚都会问姐姐回来吗?前天晚上送你回校,晚上睡觉时,淡淡灯光下,弟弟一直在说:妈妈,我好想姐姐啊,妈妈,我想姐姐......妈妈说,睡吧宝贝,姐姐周五回来。弟弟好像得了健忘症,又会不停的自言自语,我好想姐姐。妈妈让弟弟睡在妈妈的胳膊上,弟弟抱着妈妈还是说,我好想姐姐......妈妈没再说话,只是抱着弟弟,想让弟弟快点入睡。谁知弟弟用小手擦起了眼睛,说,妈妈,我差点哭了,好想姐姐。弟弟才四岁半哦,妈妈心里猛的难受了一下,没有忍住,眼泪也不自觉的流了出来。其实,妈妈也想......只是被弟弟带沟里去了......妈妈抱着弟弟说,满满宝贝好好睡觉,可以在梦里跟姐姐玩。爸爸对着妈妈用手做“嘘”的动作,就是不想让弟弟再继续这个话题,让弟弟好好睡觉。妈妈懂,那晚你做梦了吗?有没有和弟弟在梦里做游戏呢?
母爱一旦泛滥就挡不住,那晚是在心里跟你说着话睡着的宝贝,真后悔没有爬起来马上写博客。N年后看到妈妈这么幼稚你会不会笑话妈妈呢?
母爱,真的是挡不住的心底最柔软的弦,千万不要随便拨动......
不想目送,只想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