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金锭——比金还贵的金
yhb0360606 2018-11-13

金锭


金锭是古代最值钱的流通货币,一般都是银元宝和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金锭有黄金锭和赤金锭两种,有一百斤、五百斤和一千斤三种重量。

用途

主要用来作为货币储存、首饰,以及其它装饰品,在电子航空工业中,金可作为表面涂层和焊料、精密仪器的零件或镀层、电子设备的接点等。

性 状 有强烈金属光泽、不氧化、耐腐蚀。比重19.3。

网络游戏中常用的一种游戏货币,一般为最高级货币。


金锭形状

明金锭 


此展品为明代文物。左长13厘米,宽9.8厘米,厚1厘米,重1937克;右长14厘米,宽10厘米,厚0.8厘米,重1874.3克。梁庄王墓共出土2件金锭,是朝廷赏赐的定亲礼物。其中1件金锭使用的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在外国采买的黄金。这是现存唯一一件有铭文记载的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文物。2001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基本信息

年代:明代,1416-1419年

尺寸:左长13厘米,宽9.8厘米,厚1厘米,重1937克。右长14厘米,宽10厘米,厚0.8厘米,重1874.3克

类别:金器

收藏:湖北省博物馆


文物介绍

此展品为明代文物。左长13厘米,宽9.8厘米,厚1厘米,重1937克;右长14厘米,宽10厘米,厚0.8厘米,重1874.3克。金器。出土时间:2001年,出土地点: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

明朝亲王婚礼有朝廷赏赐定亲礼物的制度,定亲礼物包括金锭五十两,梁庄王墓出土了2件金锭,说明他有过2次正式婚姻。其中1件金锭为永乐十四年(1416年)造,另1件金锭则告诉我们,它使用的黄金并非产自中国。“西洋”是明代对南中国海以西地域的泛称,包括印度洋及其沿海地区。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明朝皇帝先后七次派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前往西洋,这支伟大的船队足迹遍及东南亚、南亚乃至非洲东海岸,大大增进了明王朝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左侧金锭铸有铭文“永乐十七年(1419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永乐十七年(1419年)7月17日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归来的日期,铭文表明,这件金锭使用的黄金购自西洋。这是现存唯一一件有铭文记载的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文物。

梁庄王墓——郑和时代的瑰宝梁庄王,原名朱瞻垍(1411-1441),是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第九个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被册封为梁王,宣德四年(1429年),来到封地湖广安陆州(今湖北省钟祥市)。前任王妃去世后,梁王于宣德八年(1433年)迎娶妃子魏氏(1413-1451),魏妃来自湖北襄阳的一个平民家庭,王子与她十分恩爱,即使没有子嗣,也不再纳妃。正统六年(1441年)梁王薨,享年30岁,谥号为“庄”,葬在封地内。悲痛欲绝的魏妃愿以身殉葬,皇帝劝慰她继续抚养王子的2名幼女。十年后,魏妃离世,为了遵从她的遗愿,工匠们撞破梁庄王的墓门,将这对夫妻合葬一处。2001年梁庄王墓的发掘,让这段深情再次打动了世人。

梁庄王生活在明朝永乐、宣德、正统年间,这一时期,明朝政府派郑和前后七次出使西洋列国(1405-1433年),扩大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墓中许多名贵宝石和黄金皆购自西洋,见证了郑和时代的辉煌。另有银器、玉器及首饰、佩饰、冠饰、腰带和佛教密宗法器,均是明代早期金玉工艺的代表作品,具有深远的学术和艺术价值


市场价值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