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女主角维权的事情,最近一直很火。具体内容不再重复,不清楚的可以自寻了解。
这里科普下汽车服务费,这几年汽车经销商出现了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全款买车不受待见,贷款却被大力推崇,原因在于如果你使用贷款购车,他们就获得一笔汽车金融服务费,这笔服务费又被叫做按揭服务费或是分期手续费。事实上,所谓的汽车金融服务费,已然成为业内的一条潜规则。
现在市面上很多紧俏的车型,不通过贷款是买不了的,因为几乎4S店就是利用这个挣钱的。通常大部分销售会告诉想买车的客户,如果不办按揭,店里就很难盈利,买车也没有保养优惠,销售提成还会受到影响。反之,如果按照贷款的方式买车,会得到附加的保养品和赠品,不仅如此,销售提成会增加,公司也拿到一个优质的贷款,保险公司也得利,这不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吗?
听起来感觉有点无力反驳。但如果你对此深信不疑,那你很可能就掉进陷阱里了,因为收取汽车金融服务费,本身就不合规。
2012年,银监会出台《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第三条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借发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之机,要求客户接受不合理的中间业务和其他金融服务,从而收取费用。”
2018年1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将“不当收费”列入了整治工作要点,包括以贷转存、存贷挂钩、以贷收费、浮利分费、借贷搭售收费、一浮到顶、转嫁成本等七类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的违法违规行为。
不过,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女车主所缴纳的汽车金融服务费,很大程度是经销商所为,和金融机构的关系不大,所以这个锅,还是得经销商来背。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合理又不合法的金融服务费存在呢?
第一个方面是了解金融服务这个概念,金融服务归根到底是一个市场化的活动,因为现在市场上金融产品、融资渠道以及金融服务之类的东西,在市场上还是比较稀缺的,所以大多数的金融机构甚至关联的服务商,会对这些金融服务费进行定价,尽管有监管,但因为群众对金融服务的了解不够普及,所以定价这种霸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消除。
另一个方面是要了解到金融服务是依赖商业服务存在的,比方说买车买房产生的议价,虽然商业机构是以金融服务费的名义向消费者收取费用,但有人心里很清楚,这笔费用实际上是商品或者商品服务里多出来的钱,与其我们把他看做是一个增值服务,不如把他理解为一种寄生服务。
纵观整个事件,很明显消费者处在一个非常被动的角色里,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很好的金融意识,消费者极有可能会一步接着一步掉入对方设计的陷阱里,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信息透明的商业市场才更有利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