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业出清的加速,部分借款人试图利用平台爆雷、清盘后的混乱恶意逃废债,这一行为也进一步加剧了P2P网贷行业经营环境的恶化。恶意逃废债也成为目前阻碍平台实现良性退出的重要因素。
为应对这一乱象,监管层及各地互金协会陆续下发了打击逃废债行为的相关政策文件、公示失信人名单,加大对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力度。
2019年9月初互金整治办与网贷整治办联合下发《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通知明确支持在营P2P网贷机构接入央行征信、百行征信等征信机构,表示持续开展对已退出经营的P2P网贷机构相关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要求各地将形成的“失信人名单”转送央行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同时将加大对P2P网贷领域失信人的惩戒力度,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按照风险定价原则,对P2P网贷领域失信人提高贷款利率和财产保险费率,或者限制向其提供贷款、保险等服务。
目前已有部分P2P网贷平台接入百行征信,据此前媒体报道,截至目前,百行征信接入服务协议机构达402家,培训接入机构200多家,接入征信系统报送数据机构165家,其中P2P网贷机构为101家。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P2P网贷平台仍然未纳入征信体系,并且百行征信与央行征信暂时并不互通。此次通知明确P2P网贷平台接入央行征信、百行征信等征信机构将有益于缓解目前行业出清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加大借款人违约成本,对恶意逃废债者产生一定的威慑力,有效遏制行业恶意逃废债行为,同时有利于提升平台对借款人风险的辨识能力,减少“多头借贷”、“骗贷”的可能性,打破信息孤岛。
2019年以来已有广东华兴银行、新安银行、上海华瑞银行、重庆富民银行等多家银行采取措施开始收缩网贷资金存管业务,如新安银行于2019年1月以来已前后发布5次公告解除与P2P平台网贷资金存管协议,共涉及30家平台。
另外8月底有媒体报道,包括北京地区在内的相关监管部门约谈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要求后者审慎开展或清退P2P支付结算业务,并提交相应的整改方案和清退时间表。以上种种动作均表明下半年退出和转型仍是主旋律。
各地监管部门在积极推动辖内P2P网贷机构风险处置工作的同时,也在加速P2P网贷整治,加大了机构退出的力度。
截至2019年9月18日,已有湖南、济南、云南、深圳、上海、宁夏等九个省市监管部门或地方互联网金融协会对外公布了清退机构名单,涉及P2P网贷机构数量多达506家。从名单来看,包含取缔类、失联类(僵尸类)、自愿退出类等,其中取缔类和失联类中不乏已经出现问题的平台。
在行业清退加速度的同时,不少平台为冲刺备案而加速接入实时数据、密集增资,紧跟监管步伐。
其中接入实时数据已成为平台合规备案的必要条件,在今年网传的重磅文件中均要求在营P2P网贷平台应定期报送数据、完成实时数据接入,如175号文要求正常运营平台定期向网安中心数据报送管理系统填报数据;1号文对系统接入做出指导,要求完成行政核查的P2P平台,需逐步完成实时数据接入,其中统计监测数据应报送至“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网贷机构统计报送系统”,信息披露数据应披露在“全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2019年3月15日互金整治办、网贷整治办会同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下发的《关于启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运营数据实时接入的通知》则明确指出,各网贷机构实时数据报送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是后续机构获取备案资格的重要考察条件,无法按时完成实时系统接入的网贷机构后续应逐步退出市场。
另外自网传备案试点工作方案流出后,实缴资本金也成为平台备案的前置条件,行业也由此掀起了增资潮。自4月至9月中旬已有38家P2P网贷平台发布增资公告,其中26家注册资本增至5亿元以上。
自175号文提出积极引导部分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部分P2P网贷平台便开始迅速布局助贷业务,特别是随着行业清退的加速以及“三降”的执行,引入机构资金、发展助货业务成为了头部P2P网贷平台新的发力点。
从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平台新撮合交易额中机构资金占比明显上升,助贷业务正逐渐成为部分头部互金平台新的出路和着力点。
但目前成功转型助贷的P2P网贷平台较少,多为头部平台,主要是因为助贷机构是向持牌机构提供获客、授信审查、风控、贷后管理等环节的服务,其侧重点和发力点是资产端,而且持牌机构通常也会通过评估助贷机构的资产质量、股东背景、品牌流量、经营情况等方面来选择合作机构。
从近期监管动态来看,P2P网贷行业监管整体趋严,退出和转型仍是主基调,如部分地方监管部门加速P2P网贷整治、公示清退名单,以及约谈第三方支付,要求后者审慎开展或清退P2P支付结算业务。
当然,现阶段监管部门在引导平台退出和转型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行业整体风险有序化解,如鼓励在运营P2P网贷平台接入央行征信、百行征信等系统,加大打击逃废债行为力度。
另外在7月初召开的座谈会上,监管层表态第四季度在合规检查、接入系统、数据核验等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按照“成熟一家、纳入一家”的原则,将整改基本合格机构纳入监管试点。如今9月份即将过去,监管试点工作是否会如期开展,具体如何开展目前仍尚不可知。
不过平台在这一过程中首要工作仍将是合规,根据监管要求接入实时数据、整改等,迎接监管试点。当然我们从近期动态也能看到,头部P2P网贷平台在全力冲刺备案的同时,也在将目光转向多元化发展,引入机构资金,发展助贷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