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2019年高考专业介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原名”计算数学”,1987年更名为“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1998年教育部将其更名为“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数学类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计算机软件的能力。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合理架构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通过信息论、科学计算、运筹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教育和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实践课、专业实习各环节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与编码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能胜任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毕业生能力要求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或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

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

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

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值计算、信息科学、运筹与控制、计算机软件与应用。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物理学、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值分析、数据分析、数学建模。

主要专业实验

程序设计与实现。

顶尖院校

华中科技大学



顶尖院校

西安交通大学



顶尖院校

西北工业大学



就业方向

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趋势,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可以在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软件开发或者是管理部门从事一些实际应用、开发研究或者管理工作。或者在信息与计算机信息专业去读研究生。

就业前景

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与计算机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未来可从事职业岗位

技术支持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产品经理、网络工程师、销售工程师、测试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MES工程师、安卓工程师、初级程序员、ERP开发工程师、技术运维主管、平台研发实习生、软件架构师、安全工程师、Android程序员、软件研发程序员、资深电子工程师、采购员、技术支持工程师、文档工程师、文秘、信息技术管理岗、销售代表、销售经理、IT工程师、项目经理等。

专家提醒

信息,恐怕就在十年前国人还仅仅把它理解为“消息”、“情报”,短短的十年间,它居然会给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广大考生和家长通过这个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也可以判断出它的重要性。用最通俗的话讲:这就是热门,真正的热门。但是,即使是面对如此热门的专业,在高考志愿选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对它有比较清醒与科学的认识。面对热门,如果没有科学的把握,一味盲从别人,很可能得不到理想的结果。

当然,由于该专业偏于基础的特点,以及同应用数学专业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该专业的教授都拥有应用数学的背景),课程上一般来说比较偏重数学。除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这些数学基础课外,专业课还包括数据结构、组合数学、算法与算法复杂性理论,软件工程技术和设计等等。从课程的名称就不难看出,该专业对数学,尤其是高等代数的要求相当高,那些喜爱数学方面课程,长于理论推导和证明的同学非常适合该专业。除数学外,还需要一些电类的基础课,例如电工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

由于专业比较“热”,报考时有一定的难度,希望那些在数学方面成绩突出、对自己信心十足的同学报考该专业。众多学校中,清华、北大、北京邮电、中国科技大、浙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都是相当不错的,当然这些院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在校内各专业中也是录取分数相对较高的专业,报考时应慎重考虑。如果仅仅为报考这样一个热门专业,而对其所在学校的名气要求不是很高的话,像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学院等高校,具有小而精的专业优势,也可作为选择。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