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方中用了沉香,也已有相关书籍记录实验验证,如下:
为了观察自拟中药方加西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方法将64 例血管性头痛病人分成治疗组(35 例)和对照组(29 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的中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69.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较佳。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主要用西比灵、脑复康,必要时加用解热镇痛药。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方剂组成:沉香6g,川芎9g,珍珠母24g,丹参9g,地龙干15 g,磁石20g,石菖蒲6g,龙骨15g,诃子10g,甘草5g。伴头晕者加天麻10g,杜仲12g,夏枯草15g;伴夜寐欠安者加琥珀6g,合欢皮12g,夜交藤15g。
血管性头痛发病机理为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祖国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府”,外感内伤,均能引起头痛。神经科所见的头痛,多属内伤,由肝郁、肾亏、脾虚生痰、气血不足、气滞血瘀等引起。本文着重介绍瘀血头痛。瘀血头痛常见于血管性头痛,表现为头痛如刺,固定不移,时时发作,经久不愈,舌有瘀斑,脉沉涩。治疗原则可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本方中川芎、丹参活血通络;珍珠母、磁石、龙骨镇惊安神;石菖蒲、诃子、沉香芳香下气;地龙清热通络;甘草调和诸药。以上各药,相辅相成,共奏开窍、通络、止痛之功效。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疗效,而且加用中药治疗可以部分消除病人因服用西药产生的不适,病人的依从性较好。
除了药物治疗,还要保持心态平衡 ,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适当运动,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