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仍思夏雨藕荷摇——探访苏州遂园
一江秋水 2021-03-25

仍思夏雨藕荷摇
  ——探访苏州遂园

  苏州景德路儿童医院里,有一处鲜为人知的园林。
  进入院门后,沿通道前行40米通过二门道口向右转走50米,能看到一片假山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右手边有一幢民国时期建的罗马风格的楼房,一半为医院的院史陈列室,一半为医院的行政楼。楼门两旁有对联:

  为善最乐
  居德斯颐

  行政楼这边墙上挂着“遂园”的牌匾,楼前立着“荫庐”的石碑,左手边就是遂园的园子了。此园最初为明朝首辅申时行的花园,此后几百年几易其主,并且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宣统年间一位刘氏购得西半园(此时东半园渐废),改名为遂园,1934年又易主给上海巨商叶氏,建造了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罗马式别墅楼,改名为荫庐。从改名为遂园时起至今已逾100年,算得上古园林了。
  这可能是我游览过的苏州面积最小的园林,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30米,典型的苏州风格布局,小巧而精致,以荷池为中心,四周围绕着山、亭、舫和抽出嫩枝的垂柳以及叫不出名字的花树,周边没有苏州园林所常见的堂、斋、室等建筑。
  荷池的西南部和东北部各用黄石或湖石夹杂菱石叠砌成假山,有柔有刚,可上可下。西南部的假山比较小,有崎岖的小路登顶。东北部的假山比较大,靠荷池一面的山麓有一片稍大的平台,山内洞壑曲折贯通,有石阶通往山顶。山顶是小平台,在此俯瞰荷池,或者环视园区,颇为惬意。山腰处有一小片空旷之地,中央砌着半米高的圆形的“延秋台”,呵呵,倒有点像十字路口中央的交通指挥台。
  一座三曲小石桥连通两座假山。从三曲桥的小假山那头上岸,山麓伫立着一座六角小亭,亭内的牌匾上书狂草“旷然亭”,这三个字龙飞凤舞很不好认,我看了好久才猜出来。旷然亭很有特点:六个亭角翘得特别高特别长,从亭尖到亭角的弧线非常优美;亭围栏柱头是精工雕琢的木刻动物,我看不出是什么动物,哈,孤陋寡闻啊。旷然亭临池的门前有一株树龄为190年的古黄杨,枝杆虬屈,树皮鳞裂,几乎要倒向池水了。可惜现在只是初春,看不到满池的荷叶和荷花,似乎池中也没有鱼,所以池水平静无波,只在池面飘浮着点点花粉和叶屑。
  令人惊异的是,小小的荷池一侧竟然还有一石舫名“琴舫”,两层,窗户和门玻璃都用的是当时不多见的彩色玻璃,上层中间是个小阳台,可惜通道是铁将军把门,上不去。顾名思义,这地方应是主人在春花秋月时对池弹琴之处。
  遂园还有一个亮点:假山上和荷池畔耸立着无数的嶙峋怪石,玲珑透剔,七窍相通,瘦皱漏透,可算是太湖石之精品,与天香小筑有得一比。
  我进园时,看到一位年青的父亲带着五、六岁的女孩在假山边漫步,孩子的手上打着吊针,不时地仰头提问,父亲提着吊瓶,俯身耐心解答,父女俩都兴致勃勃,言笑晏晏。

01民国建筑和遂园名碑


02假山上怪石林立


03假山之腰有延秋台,不知当年是干什么用的


04假山洞豁贯通


05荷池上的三曲桥


06旷然亭的亭角特别翘特别长,亭尖到亭角的弧线特别优美


07旷然亭牌匾为狂草,很难认


08旷然亭亭柱上的雕刻精美,但不知为何兽


09旷然亭前的古黄杨树


10琴舫,彩色玻璃,上层中间有阳台


11遂园旁的院史陈列室,罗马风格


12父女俩逛遂园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