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青城之幽、峨眉之秀,我说的是...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青城之幽、峨眉之秀,我说的是...

一座被遗忘的陇上名山,花儿的故乡,莲花山

中国有很多叫“莲花山”的山,但是有“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青城之幽、峨眉之秀”的这座莲花山你可能没去过。2013年的农历六月初一,我乘班车从兰州一路来到甘肃康乐县莲麓乡的莲花山。

我到的是甘肃省康乐县莲麓乡(乡驻地斜角滩村),莲花山在紧邻的莲麓乡足古川村。莲花山周边居住有汉、回、藏、东乡、保安、蒙等民族。

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处甘肃康乐、临潭、卓尼、渭源和临洮五县交界处,气候特征复杂,生物群落多样。

莲花山古称西崆峒,早在明初就辟为佛、道教名山。全国各地莲花山名称的来由,大抵多是根据山形山势和传说而来。莲花山山体呈鳞形断层,群峰耸立,形似莲瓣,中顶平圆,状如莲蕊,酷似初绽莲花,故名莲花山。

我到莲花山起初没有想到赏景,而是赶来“花儿会”的。

“花儿”又称“少年”,产生于明初,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小伙唱叫“少年”,姑娘唱称“花儿”,所以称“花儿与少年”,多好听的名字。花儿起源于甘肃省临夏(古称河州)。这里居住着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等各族群众。田间耕作,山野放牧,赶车赶路,男女逗趣,只要有闲暇时间,都要唱上几句悠扬的“花儿”,因此它的群众基础、生活气息非常浓厚。2009年“甘肃花儿”成为“世界非遗”。

不要以为这是农民大妈在唱卡拉OK,这是在现场唱花儿。

在西北,一提起花儿人们自然会想到莲花山。每年农历“六月六”花儿会,莲花山就成了洮岷花儿(花儿的三大流派之一)的主会场,是周边县市花儿会中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朝山程序最健全、影响最深远、最具代表性的花儿会。届时,歌手云集,商贾纷至,人流如潮,歌场似海。“一年一趟莲花山,娃娃不引门不看;哪怕没有一分钱,也要上山浪两天”,这就是当地群众浪莲花山花儿会的真实写照。

当天下着小雨,这些虽然上了年纪,但仍受人尊重的“唱把式”还是唱上了一把。她们穿着民族美服,手拿两件重要的道具,彩扇和大花伞。

从乡里(斜角滩村)到足古川村去看看。村里从过去的朴实,到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从拆房还林到农村新居,悄然发生着变化。

高寒地区有他适宜耕种的农作物品种。夏历的七月,青稞泛黄接近成熟,玉米还绿油油的在茁壮成长。

莲花山在足古川村境内,这是莲花山花儿会的主会场吗?我有点疑惑。不过2013年去的时候旅游还远没有现在这么火爆。

花儿会、庙会、朝山会都集中在六月六的日子里。2013年我到莲花山时,除了农村赶集照常热闹外,多少感觉“花儿”有些凋零和沉寂。也无幸看到“花儿会”的拦路、对歌、敬酒、篝火夜歌、告别等活动,有点遗憾。

乡里的马路两旁就是市场。农村集市涵盖了衣食农具等相关生活和日常用品买卖。

第二天我也随着人群去莲花山朝山。这座儒释道名山,素有“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青城之美、峨眉之秀”,这样说你可能不信,走,带你去看看。

莲花山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这里海拔高,高入云表,万山朝拱,景色随四季而变化。

搭乘上山的车,先来到半山的唐坊滩,车也只能到这里了。莲花山基本是一个环形线路,这里没有索道,完全凭双腿了。

莲花山处于原始、未开发的状态。乘车进入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从半山腰的唐坊滩开始,就要拾级而上,一路爬山,登莲花宝殿、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紫霄殿、娘娘殿,最后登上玉皇阁,然后下山就成了回环形。没有索道,有些地段铺就了石板路、木栈道,多数险路是人踩出来的便道。

唐坊滩—莲花殿

从唐坊滩开始一路上行。这一块块水泥板都是专门请了甘南勤劳朴实的藏胞一块一块背上来的。

这是藏传佛教的煨桑炉,燃上香柏枝和青稞面。当地藏民把莲花山叫做“白玛山”,而“白玛”在藏语里就是“莲花”的意思。

拾级而上,来到头天门。上为阁楼供奉菩萨,下为过道。

过了头天门一直到莲花山峰顶,剩下的路几乎都是便道。人在山雾中穿行,满眼都是翠绿。

迎客松

过了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就到了相对有些平坦的紫霄宫。

“有求必应”的娘娘殿,香火总是那么旺盛。

紫霄宫相对平坦,儒释道三教在这里回合了。

孔子殿

道观

继续攀登前行。看着这山路就险,是莲花山第一险。都是便道,有栏杆加以保护,小心点是安全的。登山需要点体力,看当地朝山的人还是很轻松自如的样子。

继续前行,就可以看到金顶了。

爬上金顶,一览众山。金顶是莲花山第二高峰。

一个藏胞站在金顶的石崖上向空中撒龙达(风马)。

在金顶已经可以远望莲花山第一高峰玉皇阁了。路在脚下,可是不好走。

夹人巷,莲花山第二处险道。巷长二丈有余,只容一人通过,陡得犹如登梯,配有铁索作为扶手。

1992年,保护区在与玉皇阁相对峙的绝顶处建了一座三层六扎角瞭望阁,海拔3578米。用于监视传递莲花山及周围林区森林防火信息。

过了瞭望阁,就到了莲花山的顶峰玉皇阁,海拔3578米。这里海拔高,气温低,即使在夏季,气温也只有10几度。

从玉皇阁下山,不走回头路,从环线下山。

上山不易,下山亦难。山间白云缠绕,风云雨晦,变幻莫测。下山到了“鹞子翻身蛇倒退”,这是莲花山第三道险隘,配有两根下垂的铁链。人下时,必须手握铁链,足踩石阶,一环一阶,犹如悬梯。快下到底时,还得从左侧跨一大步转到右侧,再顺右侧的铁链倒下三阶,然后再下几阶才能到底,故名“鹞子翻身蛇倒退”。

再下行,到了东方顶,至此险处已过。后面的路程还铺就了木栈道。

一路下山,步步入画。最后回到唐坊滩—莲花殿,完成了朝山之旅。

莲花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没有过度的旅游开发,保持了它的原始性,惊世美景鲜为人知也是一件好事。

长按或者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