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创意“六有”模型,让好创意疯狂打call

  从人类诞生开始,“创意”也就开始左右着人类的发展。创意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将各种新旧元素和资源整合创造,从而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进而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建立在无数创意传播数据的分析之上,创意的“6有模型”诞生了,核心观点是“用户关注的才好创意”。

  6有模型,来自于营销三大算法,营销三大算法是正和岛数字营销部落基于大量企业的案例与数据沉淀出来的并且能解决百分之九十九企业营销的一套算法及全局营销系统。

  

                                                创意“六有”模型

  关于“一个创意是不是好创意”的判定,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好的创意内容可自带腿会跑,自己完成了渠道传播和互动效果

  2.文章好到读者忍不住纷纷转发朋友圈

  3.创意就是感觉让人眼前一亮,感觉很不一样

  4.创意很大程度上等同于艺术性

  5.创意贯穿完整的营销流程:接触(爆光),互动,交易,关系(会员,复购)

  那么,这“6有”到底指的是有什么呢?什么样的创意才符合“有”呢?

  “6有”分别指的是:有趣、有用,有心,有我,有热,有美。一个创意很难达到这6个角度全满分,但把部分维度做到极致,即可成为一个优秀的创意。关于“创意”我们为你提供了依据,提供了模型,那么接下来,一起来探究如何把握一个创意吧!

  一、 有趣

  有趣其实很好理解,可以表现为有趣的段子、恶搞、趣味,总而言之,“有味”、“生动”、“富于变化”的内容都是有趣的。

  1.1 怎么做有趣的内容?

  想要做出有趣的内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在常规中制造反差

  人类的大脑对意外或者反差的事件特别敏感。如何制造反差呢,你需要具备“反惯性思维”。

  一件事情本来惯性的预期是向北走,你故意向南走,甚至不是向南走,而是脑洞打开向天空飞去,向地面钻下去。你的反差越奇妙,有趣的效果越好。

  2.夸张归谬

  尝试夸张性的内容。在一件事情发生后,你顺着评价,然后把结果夸张化,归到一个极度荒谬的观点。

  1.2 案例分析

  比如最近抖音爆红的网红“答案茶”,号称一杯可以占卜的茶,一经出现就自带话题度。

  你可以问,我能考上大学吗?

  你可以问,我下半年工资会涨吗?

  你可以问,他对我有好感吗?

  ……

  

                                                        有 趣

  只要你敢问,这款茶都能给出的答案,如同占卜的神秘力量,让你喝进心里,按照答案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一间有故事,有互动,有参与,有社交属性的茶,自然受当下年轻人的欢迎。这也就是为什么连火透半边天的抖音都有它热闹的身影。

  这就是“有趣”的创意。

  类似的案例还有采用屡试不爽的星座主题的饮料,白羊座适合喝这款,金牛座朋友则适合喝另一款,对号入座,把星座的特点恶搞进去。

  二、有用

  有用即有价值的内容。在“自媒体”时代,内容营销受到了企业和个人的重视,但是只有有价值的内容才更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1.1 有用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有价值的内容,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1.能发挥作用——能起到教育、告知;

  2.聚焦能力——对于目标用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特殊意义;

  3.内容清晰引人注目一一人们能够理解。

  在微信营销的图文中表现为“攻略”“干货”“总结”“好物”等等。

  1.2 案例分析

  如2017国庆超实用丽江旅游攻略。详细阐述从上海、北京等当地出发,8天的完美旅程安排,细节到具体每个酒店、购物、景点、小店,按图索骥即可,也是推动推荐的门店销售。

  这条内容对于节假日想去丽江旅游的受众而言,实用度非常高,可免去导游,避开拥堵,发现丽江细节之美,节省很多时间、脑力,甚至是不必要的金钱浪费。

  三、有心

  有心即能让用户产生共鸣,用户看完,心里或喜或悲。

  1.1 有心有什么特点?

  虽然很多时候做内容营销都会去考虑“用户要什么”,但偶尔用户也不知道他想要什么。“有心”特别之处在于它可以主动出击,借用时事热点、生活状态等打造一系列戳人心弦的故事。

  1.2 案例分析

  咪蒙,一个拥有上千万粉丝的公众号大V,活在金字塔尖的自媒体,篇篇10w+几乎每次都能刺中阅读者的G点,甚至产生了一种“咪蒙现象”,算是“有心”的代表性案例了。

  

                                                       咪蒙

  她对女性思维的揣摩与运用非常到位,每一个选题都恰到好处的迎合了咪蒙用户的内心,而这种迎合激发阅读者二次传播。

  

                                                       有 心

  比如《大裁员的时候,我反而年薪翻倍了》,开头先明晃晃地点出当前社会工薪阶层的状态: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经济不景气,大家陷入离职危机,很多人都感同身受,谁不想有一份工资高且稳定的工作?

  咪蒙抓住广大受众的痛点,并给出了10大职场管理思维升级的方法论,满满柔情却又不缺干货。

  四、有我

  有我即与自身有关的,能参与其中的。

  1.1 有我的表现

  有我表现为强调用户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同时能让用户“区分开来”,给用户一种特别展现,用户也会乐于分享,从而达到很好的营销传播效果。

  1.2 案例分析

  八一建军节的“穿上军装”H5

  每个人更换自己头像做出来的各年代的军旅照片,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起,腾讯的推动,即有公信力又有大流量,2天PV(浏览量)破2亿,UV(独立访客)累计3832万,每分钟在线17万人,最高峰值达到24.7万人,H5分享到朋友圈、好友、微信群组共计711万人次,用户生成的军装照不计其数,人民日报服务器压力山大,破了吉尼斯纪录,到了十九大,新华日报也推出了年代秀主题照片。

  

                                               “穿上军装”H5

  从参与度看,这样的活动能充分调起人们参与,自发传播,因为每个人都是内容的创造者,并且在热度上也得到了高分,正值八一建军节当天发布出来,至于美观度,见仁见智,很多人认为也不错,可以作为帅气的头像使用。

  五、 有 热

  有热即近期比较“热”的内容,如大的社会事件与大的娱乐事件。

  1.1 为什么要有热?

  热点是某个时期最受广大群众关注的新闻信息,对于自媒体或者营销人员来说,如果能捕捉热点并将文章与热点结合,那么就能获得巨大的阅读量。

  1.2 如何追踪热点?

  说到追热点和借势,这是如今每个公司的营销运营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那么如何追踪热点?

  1.监控

  可以通过程序热点监控活着人工翻查实时热点列表,以最快的方式,找到热点。

  2.鉴定

  找到热点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鉴定是热点的属性(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时效(热点持续时间),还需要考虑是否适合自己或者产品使用,切记盲目追从热点。

  3.速度

  快速针对热门做出内容,比拼的就是速度了。面对热点,过于精雕细琢、反复的修改,就不太适用,反而有可能错过内容发布的恰当时间,热点消退、巨大的热点流量被他人抢占先机。

  4.创新

  尽可能地把热点内容,做到与众不同。因为我们追逐热点,能被大量传播的,肯定不是平平无奇、极其相似的内容。追热点最好以别开生面、不同凡响的观点,作为切入点。

  1.3 案例分析

  比较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相关的借势,还有比如鹿晗和关晓彤的恋爱事件。鹿晗和关晓彤宣布恋情后很多品牌都借势营销,越早跟进的,越容易蹭到热度,借势传播。

  

                                                 人民的名义

  而最会蹭热点的当属杜蕾斯。每每江湖上有大事发生时,总能瞥见杜蕾斯别具一格的广告营销。这种借势营销渐渐地成了广告界的套路,杜蕾斯也成了蹭界的扛把子,几乎任何热点,都会成为杜蕾斯文案内容的素材。

  除了RNG夺冠杜蕾斯蹭了一波热度之外,各种大型电影上映(诸如《复联3》《星战》)的时候,杜蕾斯官方的微博就会发一条和这些电影有关的杜蕾斯风格的“热点”图片。当然,不仅仅是电影,有段时间大火的奚梦瑶摔倒事件也被杜蕾斯趁机蹭了一波热度。

  

                                                      有 热

  六、有 美

  有美即美视频,美图,美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震撼,还有心灵上的享受。

  1.1 什么是美的?

  美通常分为两类,一种是视觉上给人直接的感受,美的东西永远是可以在第一时间直白地吸引住用户目光的,放在当代来说,就是“高颜值”,如美图,美的视频。第二种就是美学,通常是学习各种学科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而来的,自由体会的一种涵养,是一种格调,如美文。

  1.2 案例分析

  比如美拍的美少女鬼步舞系列,火山小视频的PANAMA舞系列,都是通过高颜值美少女群体模仿舞蹈,引发关注和更多人参与。从颜值角度,这样的内容满分。虽然各时代、各地区、各年龄层,对美女的定义不同,但“颜值”永远是营销永恒不变的元素。有趣也见仁见智,有些人认为这很有意思。

  

                                                      有 美

  不管是撰写自媒体文章或是新闻稿编辑,不管是广告设计还是编写剧本,不管是活动粉丝专页或是品牌官方站点,像是微信公众号或公司官网APP、主题论坛、博客等社交平台与消费者的互动,往往也是品牌体验的一部分,要达到令使用者印象深刻的体验,有创意是成功社交经营的重要元素。

  建立在无数创意传播数据的分析之上的创意“6有模型”,对于新媒体运营者如何做出优秀的内容营销,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