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忙碌的你,如何进行身材管理
减肥说 2020-03-15

      现在很多女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材,但由于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每天都非常忙碌,根本没有时间管理身材。等到发现体重飙升、体型走样的时候,又不知道要用什么健康的方法来控制,开始焦虑.....如此忙碌的你,在看到自己日渐丰腴的肚腩,想不想仅通过健康饮食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身材?

 市面上各种减肥方法有很多,作为一名营养师,我倡导的瘦身方式是建立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的。营养均衡才能最大程度保障一个人的营养和健康,健康才能带来更好的身材和气色。而营养来源于各类食物,所以在管理身材上,饮食干预是一个更为方便和健康的方式。若想在忙碌的生活中进行身材管理,建议在饮食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减肥的核心原则是让身体的能量代谢处于负平衡状态,即一方面要降低能量摄入,另一方面增加能量消耗。食物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我们在一日三餐中要做到“轻能量”,尽量减少富含碳水食物的分量,合理选择富含碳水食物的种类。


 富含碳水的食物,我们常称为主食,多来源于谷薯类,比如大米、面条、粥、米粉、薯类、杂豆类。减肥中要减少米面粥粉这类的精细谷物,因为精细谷物热量高,吃进去后很快被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波动快,升糖指数高,容易储存为脂肪;要选择全谷物类和杂豆类作为主食,全谷物包括小米、糙米、燕麦、黑米、藜麦等,杂豆类包括红豆、绿豆、芸豆、花豆等,这两类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升糖指数低,有利于减肥,还包含了更多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高很多。


 在忙碌生活的你,建议三餐中要做到“轻能量”的饮食原则,可以有意识增加主食中粗粮的摄入,在烹调过程中,粗细粮搭配,每餐主食在200千卡以内。

二、培养营养均衡的膳食习惯


很多人认为,肥胖就是营养过剩,应当要少吃一点,减少营养摄入。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肥胖,是身体代谢出现紊乱的结果,包括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有七大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无机盐、膳食纤维和水,如果身体缺乏了某些有利于脂肪代谢的营养素,也会体重上涨。所以,培养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不仅有利于管控体重,还能让自己的身材更紧致,皮肤更润滑!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平衡营养的膳食食物除前面提到的谷薯类以外,还有蔬果类、畜禽鱼蛋类、奶类、大豆和坚果类以及烹饪调味油盐。也就是说,即使你再忙碌,一周当中也要保证有这几类食物的摄入,并且均匀地平衡到每一天。那要怎么吃呢?


1、高蛋白

 蛋白质有助于构成和修复人体组织的形成和生长,是肌肉和胶原蛋白合成的原料。而且蛋白质是大分子食物,在消化代谢中时间比较长,饱腹感也会比较强,需要消耗身体更多能量(食物热效应高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对于减脂的你,至关重要!


 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于畜禽鱼蛋类、奶类、大豆和坚果类,也就是说这几类食物一定要吃。我建议,即使再忙,每天一个鸡蛋、300毫升奶制品、豆制品或肉类或海鲜要100-150克,一包每日坚果(果干的糖分比较高,可不吃)。

2、高膳食纤维、足量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膳食纤维,常被称为肥胖的天敌,原因有两点。一点是膳食纤维的热量很低,在饮食中多摄入对体重影响比较小,另外一点是膳食纤维是一种比较难以消化的食物,具有吸水膨胀性,会有很强的饱腹感,让你减肥中免受饥饿的煎熬,而且还能包裹肠道中多余的油脂和食物残渣,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维生素中,维生素B1能作为辅酶,参与能量和糖的代谢过程;维生素B2可以帮助脂肪代谢;维生素A和C抗氧化能力很强,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在这次疫情中,免疫力尤为重要。


 矿物质中,钙能强健骨骼;镁对于能量代谢、制造蛋白质、调节血压等都非常重要;铁是血红素的一部分,而血红素则是能量的来源,负责运送氧气至身体各部分,铁可以提高注意力和血液健康。

 蔬菜和水果是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在饮食中要保证足够摄入。每天要300-500克的蔬菜,200克的水果。

3、低脂肪,并选择好的脂肪

 脂肪的热量很高,平时建议减少摄入,并且选择不饱和脂肪。常用油多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紫苏油、亚麻籽油。

4、足够的饮水量


 水有助于新陈代谢的提高,每天要保证1500-2000毫升的饮水量。

 综上,身材管理的成效,贵在于意识和坚持!有意识地降低三餐中总能量,坚持培养营养均衡的膳食习惯!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