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张嘉倪:宣布淡出娱乐圈?
十二醒 2019-05-15

2007年一部琼瑶剧大火了!这就是《又见一帘幽梦》!当时为了宣传造势,也为了寻找一位真正的汪紫菱,湖南卫视特地主办了“寻找紫菱”选秀活动。

这场选秀声势浩大,影响甚广。19岁的张嘉倪凭借“婴儿般吹弹可破的皮肤,和摄人心魄的凤眼”脱颖而出,赢得了这场选秀的冠军,成为了女一号汪紫菱的不二人选。

而后,张嘉倪不负众望,在《又见一帘幽梦》中,从形象到演技,将紫菱诠释得非常成功。

此时初出茅庐的她,也凭借这一角色斩获了不少奖项。在电视剧播出的前后,不可否认张嘉倪大火了一把。

可是后来,为什么我们感觉很少在电视剧中再次见到她的身影呢?莫非她淡出了娱乐圈?不!这是个伪命题!张嘉倪一直在。

今天小都就抛开《一帘幽梦》,我们再品张嘉倪。

有的演员可以一个角色让观众记住一辈子,从而忽视演员其他的角色。张嘉倪目前来看,算是这种情况。

因为在之后,她每年都有1~2部作品播出,如《宫锁珠帘》里的耿佳•玉漱;

又如《精忠岳飞》和《新侠客行》等,但是却鲜为人知。

同时,正所谓起点很高,突破起来就很难了。这也我们误以为她淡出娱乐圈的原因。

毕竟紫菱太经典了!虽然在娱乐圈众多的女明星中张嘉倪的热度和人气不算高,但是她的知名度是很高的。

尤其是去年《延禧攻略》的热播,也让剧中饰演反派“顺嫔”的张嘉倪受到了诸多地关注。

这个……不只是关注,还有谩骂…


在圈子里,张嘉倪是幸运的。

出道就大火,起点高。出道即红,且是靠演技说话。

除了演技之外,张嘉倪还是个多才多艺的小姐姐,常参加各种大型晚会,毕竟特长民族舞绝对不能浪费您说对不?

回归正题,出演了紫菱可以说是张嘉倪的第一个里程碑,那么《延禧攻略》的顺嫔就是第二个!

国产剧中已经好久没有出现这种服装、电视的配色等等各方面都做到了比较精细的剧本,就小都个人而言,我认为这算是近一半年中较有质量的一部作品。

艺术的呈现和演员们的演技都是可以获得比较不错的评价的。

张嘉倪的参演,也为此剧增添了一抹色彩。

在这部剧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也很突出。不过当张嘉倪的剧照放出来的时候,大家还是不禁眼前一亮,不由得感慨她还是像以前一样漂亮,演技也还是像之前一样ok!张嘉倪的剧照看上去有一种可以看透角色的一生的感觉。

它既有一种魅惑,又有一种将演技和整体的情绪都体现在一张照片的感觉。没错,就这张照片,就完全的体现出来了。

顺嫔虽然出场晚,但却不是个省油的灯,狠角色,情敌+1的人设。因为这个角色相当于《还珠格格》中的香妃,珠玉在前,对于这个角色的把控和理解就显得至关重要。

把它演好,也不是容易的。张嘉倪的顺嫔,虽然收到了观众的“谩骂”,但是也侧面证明了演技地到位,以及角色塑造的成功。

因此,可以说顺嫔是张嘉倪演艺事业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同样作为现代剧,《温暖的弦》也有张嘉倪的参演。一心,是张嘉倪的角色,但是她是个悲惨的影响。

她所有的行为,我们认为:情有可原!

一心是占南弦(张翰饰演)和温暖(张钧甯饰演)的同学。

还在上学时她就喜欢占南弦,但是占南弦和温暖非常恩爱,所以一心只能默默的躲在后面当绿叶。

后来随着温暖的离开,一心慢慢的开始赢得了接近占南弦的机会,同时二人的关系越走越近,一心的心愿似乎就要可以达成了,但是温暖的再次出现,把一心的的美梦击得粉碎。

所以一心想夺回占南弦的想法并没有错,观众们也觉得一心的做法是对的。

目的没错,过程却引起了极大争议。一心靠着不正当的手段,把温暖排挤出浅宇。但是这是不是她的无可奈何呢?

是的,这是无奈的选择。或许通过正常的方式一心真的不能赢!况且一心也没有对温暖做出实际地伤害,只是在工作上给她造成了困扰。

一心的结局有点儿惨,但所幸最终圆满。但是一心的行为也告诉了我们:爱是真诚,不可以欺骗。爱,需要供养!

一心为了能够让小潘总再次回到身边,决定联合占南弦来一场假结婚,以次唤醒被世俗束缚住的小潘总,只要小潘总最后时刻想通了,她将彻底放弃占南弦而与小潘总在一起。

最后,她赌对了。爱,还是美好的!

有爱人之心,有爱己之心,从而有情。爱和情,组成了爱情。

张嘉倪将一心的爱己-爱人-爱情的三个阶段,拿捏得恰到好处;将人物的纯-盲-爱-真四种转变,掌握得炉火纯青。

从纯粹小女生,承接盲目的女人,转入爱河中的小女孩儿,终归得到真正的幸福!

张嘉倪,是低调的奢华,是实力与偶像兼备的女演员。不骄不躁、不争不抢,于不动声色里暗自发光!



看完之后,你还敢说她淡出了吗?喜欢就点个赞吧!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