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在《舞!舞!舞!》说: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胡适先生一生秉性温和宽厚,好友众多。
张中行生前撰文回忆胡适:“中等以上身材,清秀,白净,毫无阴险气。”
胡适从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父亲早逝,母亲一人将他抚养成人。
当时胡适的大哥二哥都已成家,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总有免不了的矛盾。
胡适描述到:“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骂相打的事。”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情感的话。”
胡适自己这样评价:“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清代作家李渔用写字舒缓自己的情绪,“予无他癖,唯有著书。忧籍以消,怒籍以释。”
郑板桥曾经受官场挤压、郁郁不得志时,通过画竹的方式排解。
林肯生气的时候采用写信的方法来解气,写完就烧了,不爽就继续写。
这种种宣泄方式其实都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其实你还可以选择听歌、看书、跑步,或者是静坐、发呆、冥想。
去做一件能让自己情绪稳定的事情,你会发现,原来之前的愤怒、悲伤、不满、生气,其实都没什么大不了,大脑回归理智的状态,人很清晰下一步该去做什么。
情绪并非不可控制的野兽,学会控制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之人。
生活节奏快,哪哪都会碰见不如意的事,或看不惯的人,我们无法消灭它们,只有正面地去接受,或者有选择性的远离。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当你被情绪控制时,你要做的就是慢下来,去感受这份情绪,比如你要被一件事一个人气炸了,那么应该做的不是冲出去理论,发泄一通,而是先坐下来,用身体感受一下为什么会生气,不要试图控制生气的想法,让它自由流动,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
有人说,“人生路上,遇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能力,不是条件,也不是别人,而是情绪。”
生活不慌张,凡事都淡定,往好处想想,告诉自己什么都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