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圆润与朴素,每晚900元的民宿到底值不值?
新民居 2019-10-08

直角的设计是审美的一种:

在人造物品的设计中,有一派风格是喜欢直棱直角的,比如索尼的手机产品,比如绝大部分的建筑,还有一些工艺品也是这样,其边缘给人的感觉非常的锋利,体型非常的纯粹,是人类审美中很重要的一种。

索尼手机:

现代建筑:

工艺品:

圆润的设计占据主流:

另外就还有一种审美,喜欢倒圆角,喜欢圆润的东西,不喜欢锋利。大多数日用产品都是倒了圆角的,因为人们要触摸这些东西,太锋利的东西摸起来不舒服,其实,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摸起来不舒服的东西经常会看起来也不舒服,人类的有些感觉是相通的。

圆润的汽车设计:

圆润的手机设计:

圆润的建筑设计:

我喜欢圆润的设计

当然了,我也年轻过,对于锋利的东西也会感到很酷很拉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随着个性被磨圆,同时也慢慢发现倒了圆角的东西明显要舒服很多。所以在我的设计中这些年增加了很多圆润的东西。

我设计的圆润的工业化小住宅:

我设计的圆润的小型四合院:

可以看到建筑的转角处都被倒了圆角,而且转弯半径还不小呢,我记得有20厘米那么多。


圆润的设计为什么会令人着迷?

圆润的东西在视觉上会让人感觉它在制造的过程中多了一个工序——那就是打磨,好像用锉刀或者砂轮对其进行过仔细的加工,使得原本生涩的体型忽然增加了趁手的触摸感,增加了设计感,增加了制造者对其倾注的心血,感觉更有时间的跨度和人文的温度,就像一块玉器和一块刚刚开采出来的花岗岩之间的区别一样,一个是浑圆的、光洁的,世俗的、温润的,另一个是生涩的、粗糙的、锋利的,坚硬的。

南京花迹无想山居,把圆润的设计发展到极致:

著名的设计师余平,1958生人岁,比我大15岁,他在南京有一个酒店作品,这次我不远千里专程去南京参观,发现他把圆润的设计发展到了极致,让我这个喜欢圆润设计的人仿佛置身审美的天堂,度过了一天极其幸福的时光。在这个酒店里,几乎所有可见的转角都被磨圆了包括家具,我兴趣盎然地这里看一看、那里摸一摸,像一个走进了迪士尼的小孩子。

实木的窗台:

放音响的搁板:

床尾的长凳:

其实余平老师的作品给我的启发和享受,远不止于此,除了圆润的设计之外,我更能强烈地感觉到这个作品最大的特质不是别的,而是——朴素之美。酒店的设计我见得多了,尤其是在经济发达、设计师云集、极富工匠精神的珠三角地区,大家相互攀比的,无非都是做工精细、材料高级,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基本上代表了设计界的绝对主流所追逐的方向:

市场上主流的中式酒店设计:

说真的,你要问我这个设计美不美,我可能憋半天会说——挺美的。但是我心有不甘,因为这种美和我的价值观是有冲突的,这种设计有强烈的官味儿、钱味儿,有精工细作的工匠精神。

但是我喜欢的设计是更亲民、更随性的,更朴素的东西。余平老师的作品刚好让我眼前一亮,继而佩服得五体投地。酒店位于南京郊外偏僻的山区,周围环境优美,交通还算便利,一晚上898元,加上机票我一共花了3千块钱就为了看它一眼,下面是我住在南京花迹无想山居民宿酒店里面24小时拍摄的图片:

其实你仔细看,这些设计并没有强烈的创新,没有什么视觉冲击力,可能会很容易被忽略,在走马观花的旅程中一闪而过。但是我是来寻找美、享受美的,所以我会屏息凝神地去感觉。我在现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舒服,不管是颜色的搭配,材质的选择,细节的处理,都让人无处不感觉到心理的、生理的舒坦、舒适、舒服。有点类似无印良品,或者NOME的感觉。

他使用的材料大概有这样几种:免漆的、厚重的、粗糙的实木地板、实木墙面和实木家具,米白色的类似硅藻泥的墙面,棉麻质地的床品和窗帘,以及处处倒圆角的各种室内硬装,所有这些都显现出一种极为克制、低调、朴素的审美观念。

酒店的建筑好像是新建的,可能是为了恢复村子的原貌,所以建筑设计并无创新,不过看着还是挺好的,跟室内设计很配:





我对余平老师的设计理念是极为认同的,总结起来就是不花俏,不炫技,争取做到最舒适的材质、最宜人的尺度。当然余平老师还有很多其他理念,比如只使用土木砖瓦石这五种元素,等等吧,还有很多其他经历,比如他曾经遍访中国古镇,并拍摄了海量的图片等等,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百度一下这个人。

最后预告一些新民居最新的动态:首先免费图纸会继续增加,图纸商店也会丰富起来,另外,我正在准备建造一栋小房子,争取把目前的最新理念都放在里面验证一下,包括工业化的技术、朴素的材料观念、以及较低的造价等等,敬请期待,我会第一时间分享图片和视频的。

鲁仲鹏

2019年10月5日 10:58:31

深圳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