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总评:真的是相当棒!
封面那张是我超喜欢的一段剧情。塞弗超好的~
以下全剧透。
无法逾越的红花游戏分成三条主线故事,然后每条主线除了主角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攻略人物。那我就按照这个攻略顺序写感想好了。
第一个攻略路线是诺尔线。可攻略人物是诺尔、塞弗、艾斯塔。
第一次就是没看攻略直接走的,然后走到了塞弗的BE。读取最后一个选择的存档换另一个选项就是HE。这何必呢,这个BE太多余了。塞弗真的是个心地单纯的大叔啊,明明特别喜欢女主,还和女主结婚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只要女主不愿意就不发生关系,一直坚持到直到女主同意的那一刻,真的十分敬佩。从前期闹别扭的诺尔走到这个结局的时候感觉真的是太好了。就像是经历苦难最后才能遇到真爱的感觉一样。嗯,无论是塞弗那一方,还是女主那一方,我都有种遇到了最对的那个人的感觉。
然后我就想着把诺尔的结局打出来。但是无论我怎么走,我都只能走到被囚禁然后被艾斯塔救,然后就到了艾斯塔的结局去了。嘛,艾斯塔的长相,真的没办法说帅气啊。但是最后真的超级温柔。女主被囚禁到神智失常除了诺尔谁都不认识之后,艾斯塔哪怕被女主当成是诺尔仍然执意地想将她带走,连背叛自己的主人诺尔都无所畏惧。最后两个人一起隐居生活,女主一直以为艾斯塔就是诺尔,但是艾斯塔还是一心一意不求回报地照顾女主,当失明的女主第一次喊出艾斯塔的名字的时候我的心都要化了。
最后是看攻略打出来的诺尔HE。但是由于先看了被囚禁的片段,所以我对诺尔也就没啥好感可言了。我还是更喜欢甜口。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前期女主和诺尔的争锋相对的互动我还是超级喜欢。女主的聪明也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但后期无论是HE还是BE都失去了这种相互抬杠相互讽刺的对话了。HE还好,但是BE里诺尔就在尽力消磨女主那种睿智。这难道不是诺尔你看上女主的优点之一嘛?变成人偶之后这种玩具还有啥意思?以及,明明女主赢了,可以有回到故乡的权力,但是诺尔囚禁了女主不是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嘛?
第二个攻略路线是斯兰。可攻略人物是斯兰、纳朗。
因为一些被迫的理由就要成为新娘,然后被迫发生关系之后,我对于斯兰这个人的好感降到了零点。因为自己想要,因为自己喜欢,就去找理由让对方顺从然后得到手的这种行为简直没把对方当作一个有着自我思想的人来看,在斯兰眼里女主并不是“人”,而不过是“女人”而已。 当然这种套路的故事我曾经也看过,都是一开始男主强要,但是最后女主也喜欢上男主的流程。
所以我喜欢不起来,直到最后的结局都喜欢不起来。而且这条路上的女主比诺尔线的女主愚蠢多了。基本上就陷在了和斯兰的恋爱里。最后斯兰到女主的国家被欧利杀掉的时候真是大快人心(BE赤色海中)。
不过在斯兰的弟弟纳朗那里,我却对斯兰的态度改观了。即让我改观的并不是因为之后斯兰对女主有多好,比如甚至不惜去危险的地方摘女主喜欢的水果。而是当女主有了更喜欢的人之后,斯兰居然能够选择主动让位给那个人这一点。
而纳朗也真的是十分直率地一个人,眼界很开阔,并且还会愿意为了女主的喜好穿女装。比起斯兰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刚开始一直被强迫发生关系的时期如果没有纳朗的话女主真的就只能一个人十分痛苦了吧。要是我的话,就直接用斯兰放在床边的剑杀了斯兰然后和纳朗在一起了吧。
(没找到截图,去官网上蹭了一张)
第三个攻略路线是托亚。可攻略人物是托亚、巫尔、卢奇。
托亚的开场有一种真是标准少女小说的感觉。假装结婚,然后假装破处流血,然后就到了诉说梦想的环节。这种超脱的理想主义气质,要不是因为有诺尔,感觉这个王位坐不稳啊。然后剧情发展嘛,感觉没什么特殊的。明明小时候见到女主定下婚约的就不是托亚,但是托亚居然还承认了,这是对自己有多不自信啊。以及如果当前的现实中没有建立什么联系就凭小时候的玩笑真的就可以结婚吗,反正我不这么认为。
在托亚线里巫尔的那句“我永远站在王妃这边”,当真是十分有吸引力啊。可是巫尔对女主毕恭毕敬也不过是因为女主是主人的原因,两个人之间的阶级差距真的会让恋爱的感觉变得稀薄。当然中途让女主捂上耳朵说的那段话,应该是表白吧,我猜。最后的巫尔结局也是表白之后的单相思。如果女主真的接受了的话那就是女主同时喜欢上了两个人,好矛盾啊。顺便,巫尔的哥哥穆尔真好看却不能攻略。
出去散心就跳转到了卢奇。其实这个人设超级普通的啊,刚开始说头发颜色一样我就以为是同母异父来着,结果虽说不是但是也是表兄妹啦。而且这个人总喜欢说一些讨好女性的话,刚开始就觉得有些轻浮。后来女主明明都决定了回到表兄妹的关系上,卢奇居然还那么强硬。最后女主不想和他一起走的话,居然还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想要侵犯女主。这种人太可怕了。 (突然想到诺尔有个爱玩奴隶的结局,但是那也是女主自己选的道路吧。)
最后,欧利居然不能攻略,明明他那么喜欢女主,有点惨啊。
关于剧情:
这游戏开头就问了个十分深刻的问题:喜欢上了敌国的人,就是对本国的背叛吗?
女主的两位挚友,莎路和莎拉娜给出了完全相反的两种回答。然后女主爱恋的全文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一种复杂矛盾的心理上,最后达成和解的过程。而这种和解不是忍让,也不是对于强迫的接受,而是去细化爱的是什么,恨的是什么,以及自己为了达成期望,能够做的是什么。
那斯勒是个国家,一提起和那斯勒相关的事情,就会随着对那斯勒整体的印象而转变。也只有真的身处那个国家内,才会发现那不是一个整体一样一成不变的东西。真的到了那斯勒,面对的就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这些个体不会因为“那斯勒”而具有什么统一的思想,就算是为了“国益”而努力,不同的人对于什么样的事情能够成为“国益”也会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而“那斯勒”的决策,也不是在这个共同体内生活的所有人的决定,不过是一种博弈之后的结果。
因此,一个国民是否有义务承担他所无力改变的国家决策的后果?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基本上也决定了会对那斯勒的人进行总体性批判的倾向吧。
当然,更多的人应该并没有考虑过上述的问题,而是单纯地凭借着国家间的敌对关系,直接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关系。就像莎路一样。
所谓正义,是有多种多样的。就像莎路认为那斯勒是敌国,那斯勒的人也是敌人,让作为卢斯国王妹的女主回到本国是理所应当的,而女主认为在已经产生了女性锐减的那斯勒里,给与女性自由的新法如果不断造成女性的逃跑,不过是会起到加剧剥夺女性自由的反效果。哪怕如此,不存在哪一方的想法绝对正确,也不存在达成所有人都能和解的解决方法,这才是现实。就像女主说的,人们正是因为拥有不同的正义,才会为了无法妥协的信念相对峙。而这种正义的根源,很可能都是相似的想要保护某人的心情。
最后托亚的新药完成了,真的是给与了推行崭新的女性权力的政策的一大保障。这种理想主义的想要保护女性的诉求,如果没有最后完成的新药作为保障的话,都是空谈,而占上风的,一直都是在现状的基础上去推行政策的现实主义的人们吧。 这点上也挺敬佩托亚的决心的。
对人物的好感度排序的话:
塞弗>艾斯塔>纳朗>巫尔>托亚>诺尔>斯兰>卢奇
参考攻略:
https://botsodg-r.blogspot.com/2018/02/koezaruhaakaihana.html
https://botsodg-r.blogspot.com/2018/02/koezaruhaakaihan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