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妃爱课堂】燕窝好处这么多,难怪吃燕窝的人越来越多!
妃爱燕窝 2019-08-06

很多人没有想到,燕窝被列入《江苏省中药材标准》、《广西中药材标准》、《云南省中药材标准》、《山东省中药材标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标准。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燕窝既没有被列入国家卫生部门的药食同源目录表,也没有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因此燕窝不属于药品,可以作为食品食用。

不少消费者仍有疑惑,燕窝到底是药品还是食品?让我们从唾液酸的来源谈起。

唾液酸的来源

唾液酸(Sialic acid,SA)是9碳糖神经氨酸酰化物的总称。

唾液酸在自然界中的分布非常广泛,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都有分布。其位于细胞膜最外层的糖类部分和分泌的糖复合物(糖脂、糖蛋白和脂多糖)的关键位置,是糖复合物结构和功能多样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唾液酸含量相对丰富的天然资源有:燕窝(70~120‰)、酪蛋白(4.80‰)、枇杷(0.66‰)、牛奶(0.45~0.66‰)、茄子(0.45‰)、禽蛋(0.34‰)。由于燕窝中唾液酸的含量最高达70‰~120‰之多,所以唾液酸又称为燕窝酸。而酪蛋白是哺乳动物包括母牛、羊和人奶中的主要蛋白质。



唾液酸对病毒的影响

01

抗病毒

唾液酸及其衍生物在抑制唾液酸酶与抗病毒有重要的作用。可抑制流感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


02

阻止病菌入侵

唾液酸可作为流感病毒的受体,是流感病毒结合在黏液细胞中的结合位点,从而阻止病菌的入侵。


03

干扰和阻止病毒的复制

N-乙酰神经氨酸(唾液酸的一种)对病毒从感染的宿主细胞中释放新复制的病毒颗粒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抑制N-乙酰神经氨酸可以干扰和阻止病毒的复制,达到治疗流感的目的。




燕窝对哪些疾病有治疗调理作用呢?

中医


01

润肺

润肺是燕窝的经典食效,燕窝对咳嗽的疗效,中医历代医方医书都有记载。肺结核,古医书称为“虚劳”、“痨瘵”。《本草再新》记载:“燕窝大补元气,润肺滋阴。治虚劳咳嗽。”


02

治哮喘

《医林纂要·药性》:“燕窝其胶黏之性,尤能滋涸竭而化痰涎。”《本草理新》:“燕窝治肺火旺,咳嗽痰多,气虚咳喘,失血劳伤。”

《文堂集验方》治痰喘方:“秋白梨一个,去心,入燕窝一钱,先用开水泡,再入冰糖一钱蒸熟。每日早晨服下,勿间断。” 


03

养胃

《本经逢原》载,燕窝能使金水相生,肾气滋于肺,而胃气亦得以安,食品中之最驯良者。《本草求真》记载,燕窝入胃补中,俾其补不致燥,润不致滞,而为药中至平至美之味者也,是以虚劳药石难进,用此往往获效。


04

调经

燕窝的主要成分是活性蛋白质和矿物质。经期由于血液流失,适合食用燕窝来补充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中医认为燕窝性平味甘,有滋阴润燥,益气养阴的功效。


现代医学


01

呼吸系统和抗病毒

燕窝提取物对于流感病毒具有广谱抑制作用,说明起抑制作用的可能有多种成分,其中以N-乙酰神经氨酸为主的唾液酸类物质被认为是主活性成分。

燕窝黏蛋白是一种唾液酸蛋白,研究表明,唾液酸及其衍生物在抗流感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唾液酸是一种氨基多糖,在自然界大多以α-糖苷键的形式连在糖蛋白、糖脂和寡糖链末端。含唾液酸的病毒天然抑制剂大多是糖蛋白,它们通过与病毒相互作用结合到病毒上,竞争性地抑制病毒与细胞膜表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


02

提高人体免疫力

唾液酸在消化系统中不会被消化酶降解,可进入肠道阻止致病微生物吸附于肠道细胞,起到抵抗多种致病菌的作用。体液中游离的唾液酸可阻止感冒病毒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并以此机理开发了以唾液酸衍生物为主的抗感冒药物。


03

延缓衰老

实验表明,燕窝提取液能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以及提高小鼠血液IgM含量,说明该提取液可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该提取液还能降低小鼠脑脂质过氧作用以及提高小鼠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表明其有延缓脑组织衰老和消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04

促进维生素矿物质吸收

唾液酸可提高肠道对于矿物质及维生素的吸收能力,补充唾液酸,能够增强机体对营养的吸收水平。




燕窝最佳食用时间

传统中医认为,燕窝最好在早晚空腹食用吸收效果最佳,如果控制体重或胃不好推荐早上空腹食用。晚上临睡前空腹食用燕窝加牛奶,既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又可帮助睡眠,且有美容滋养的效果。


晚上23:00至凌晨1:00---子时阴阳交接时,这时候吸收力最佳。

早上5:00至7:30点---小朋友、妇女和年长长辈调养食用燕窝较佳,这和这些年龄段的人群的生理状态有关系。

最好离吃饭前或后两个小时空腹时食用吸收最佳。空腹时营养吸收是最好的。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