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郑州房地产市场可谓是混乱之至,到处都是维权,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维权声也是此起彼伏,被维权的既有外来一线房企,也有本土知名房企;既有降价维权,也有交房维权;既有改善型洋房维权,也有刚需盘维权……
都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一千个开发商的楼盘就有一万个做不好的理由。
当然,维权也不能把责任全归到开放商,维权的业主和被维权的开发商,到底孰是孰非?以及某些维权背后到底是谁的责任,不是当局者暂不评论。茄子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某些开发商的“胡作非为”。
一、烂尾楼换个“马甲”继续卖
楼盘卖不动,摇身一变换个名字重新开张,这应该是很多开发商最常用的伎俩了。事实上,关于项目改名的真实原因,有的项目是因为楼盘不好卖,为提升项目销售量而改名,有些是为了听起来“逼格”更高,而有些则是为了摆脱“烂尾楼”的标签,穿个“马甲”遮丑,烂尾盘重新包装,把自己包装成了“新盘”。
从一些更过名的楼盘来看,有的项目改名确实是“挂羊头卖狗肉”,将有问题的楼盘重新包装,但有的项目是因为换了开发商,新东家新气象,或者只是为了显得上档次一些。
所以大家买房前务必要了解清楚,如果觉得项目没有问题,只是单纯的换名,那么购房合同上的楼盘名字,一般为最早在政府申报注册时的名字,如果购房者不放心,可以在购房合同的补充协议中说明注册名和推广名是同一个楼盘。
二、“挂羊头卖狗肉” 楼盘变脸频上演
除了建造楼盘项目,一些开发商似乎还多了项技能——变脸。“住宅变商住”、“商住变商办”的楼盘变脸游戏正在市场频繁上演。
“孩子刚出生,我得给她创造个好的生活环境。律师说打官司到整个赔偿(历时)要3年以上,我们耗不起。”张三(化名)近来正为新购的商品房规划属性从“住宅”变成了“商住”而发愁不已。“从前期宣传、看房、草签合同我们接触到的信息都是住宅,没想到网签合同发下来,商品房的规划用途突然从住宅变更为商住。”
“住宅”与“商住”,虽只有一字之差,对于购房者而言却是天壤之别,二者在产权年限、建筑标准、周边配套甚至水电费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开发商在购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将商品房规划用途变更销售的情况不在少数。
南京某业主买的是住宅,到手竟变办公用房。
某知名房企将办公用房包装成公寓楼盘,出售给购房者。
惠州某楼盘商品住宅变成了商住房,致使500名业主均上当购买。
…….
但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早晚都要穿帮。在国家的法律法规面前,再大的店,也不能欺客。所以,开发商们还是不要耍这些小聪明了。
另一方面,买房是大事,大家在购房时,一定要注意开发商的预售许可证上的房屋属性等其他重要信息,千万别被开发商的宣传单页和样板间所误导。
三、神操作!开发商雇人砸自己售楼处
随着楼市严控政策的进行,房价稳中有跌,不仅炒房者担心房子砸手里,房企也想尽快抛售,但是他们卖房的套路实在是深,而且还是真的是防不胜防,花招多得堪称“戏精”,没什么经验的刚需们还真的容易一头栽进去。
开发商为了卖房是无所不用其极。第一招就是“贼喊捉贼”:开放商雇人来砸自己的售楼处,当然也不会有多严重,就是摔几个玻璃杯给外人看看样子。雇人假扮业主,来声讨开发商降价事宜,这个宣传手段比别的都好使,围观房闹的看客还有赶赴现场的媒体全都能给外界一个信息,那就是楼盘降价了,降价力度还很大。
图源自网络(图文无关)
于是当天楼盘签约的人数就上升了很多,这一通闹还能给自己挣点同情分,现在的房企日子不好过啊。当下的房地产市场,那就是看谁先沉得住气。房企沉不住气那就降价,购房者巴不得降得越多越好,购房者沉不住气,那也是看中哪里降价幅度最大再下手。但是刚需小白就是中了这样的套路,只看价格不看性价比。
四、真假学区房?地铁房?
郑州高新区某盘2016年底交房,按照原计划,内部配建学校应该与小区同步交付。但是事与愿违,交房时间已过一年半,学校却连影子都没看到。
直到去年4月底,小区西北角、规划为学校的地块上,终于开始有动工迹象。只不过建设的是驾校,而不是学校!
还有开发商口中的“地铁房”,说到地铁房,就先给大家普及地铁房的定义:距离地铁站点步行5分钟内的房子,称之为“正地铁房”;10分钟内称“准地铁房”;15分钟内称之为“近地铁房”。但是有很多离地铁站口3公里以上的楼盘,都自称“地铁房”,我的天?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更夸张的是,××林与城宣传的“双地铁房”却变成了“铁路房”。原来,该楼盘在宣传过程中,最大卖点就是家门口的地铁房,其中一句宣传语为“地铁3号线站点就在家门口”,然而楼盘周围五年内毫无通地铁规划,又怎么能说是地铁房呢?有的只有那200多米内的铁路了……
五、避坑的5大准则
虽然买房时的小坑防不胜防,但大坑完全可以靠自己的选择避免。
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监管,而指望企业自我良心发现,更是天方夜谭。购房者在选房时,可以把握这些准则:
1. 一定不要碰五证不全的楼盘,哪怕价格便宜!
太多的前车之鉴证明,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入手,一旦碰上烂尾,对一个家庭的打击极大。
2.大房企不是万能的,但选择小房企的风险更大。
虽然大房企交付也总爆出各类问题,但小房企出现延期交房半年、办不下房产证、资金链断裂等大问题的概率更大,对购房者的影响更致命。
3.劣迹斑斑的开发商,不考虑!
打业主、态度差、出现问题也没有整改意识的开发商,之前交房出现过大问题的开发商,一概不考虑。
4.对于置业顾问的说辞、口头承诺,谨慎听取。
特别是签约学校、地铁这类信息,要以政府明文规划、白纸黑字的合同为准,不要轻信口头承诺。
5.主动了解、求证项目不利信息
楼盘在宣传时只谈有利信息,像垃圾场、高压线、水电不通、设计缺陷、得房率低之类的不利信息,不会主动告知购房者。最好自己多查询资料、规划图、楼栋平面图,或者实地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