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陌飞 2025-04-29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呢?一起来跟小编了解下吧。

一、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朱作仁教授说:“讲解是死的,如同剖析;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去感知文本的内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如教学《荷花》时,通过教师范读,听录音朗读,让学生感受公园里荷花的美丽景色。再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荷花池的美景之中,在“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中陶醉了,从而进一步感受荷花的清新美丽。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课堂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真正赋予课堂教学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们必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定的实践环境,使学生积极地参加到语文实践活动之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如我在进行《买文具》的口语交际训练时,整个教室俨然成了文具小超市,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文具摆满桌头,同学们穿梭其间,有的在向顾客介绍各种新款的文具,有的在购买自己喜爱的文具,瞧,他们还会讨价还价呢,还有的在向小伙伴介绍自己心爱的文具,真是其乐无穷。整堂口语交际课生动有趣,同学们都敢于交往,也乐于交往,善于交往。再如教《负荆请罪》一文时,我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扮角色上台表演,让学生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和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师生不再把课文课本看成一种既定的死的文本,而是看做有等于师生共同构建、开发的学习资源。这样,不但合理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生活,与他人交流对话的情境,使其在历练中积累了经验和体验,而且巧妙地将文本和生活结为一体,成为为学生直接接触的语文材料,提高了他们面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二、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语文课上,有时我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莫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而当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就变得很有兴趣,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还非常积极主动。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小动物过冬》《称象》等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处理信息,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课文中的人物,结果学生们了解到的资料比我了解的要多得多。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我自己也增长了见识。

三、手抄报展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编写手抄报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编写手抄报不仅熔读写于一炉,而且给学生以“练”的广阔天地,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手抄报融智育与美育于一体,它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适应时代需要 ,是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有效手段。每学完一本主题丛书,即要求学生编写 1~2张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可以是主题丛书中的好句好段,可以进行美文推荐,还可以抒发自己的阅读体会。学生把手抄报交上来后,教师先把这些手抄报进行分类,评出特等奖、一、二、三等奖。然后把这些小报投放到大屏幕上逐一请同学们评一评 ,找出小报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措施。手抄报讲评后,把这些小报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墙上,供学生欣赏、学习。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展示出来,读书的热情更高涨了。

四、联系生活,教语文教做人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拼音、辨字形、练造句、分段概括段意,语文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陶冶学生的心灵。汉语言文字不仅积淀着中华五千年文化,同时,闪烁着中华悠久的传统文明的独特光芒。每一篇课文无不浸透着真、善、美,还赋予了浓郁的民族情结。语文教学联系生活,在做到开放式个性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眼前的生活情景,产生各种各样的个人理解,同时还要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地澄清、引导学生认识上的错误,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有用的人,是要以他是否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为标准来判断。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于101智慧课堂,以智慧教学为核心,为学校提供信息化教学整体应用解决方案。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