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能力是现代人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具有的能力,小学正处于人生学习的初期阶段,各种能力的培养也处于初期阶段。那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落实听说读写,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强化“听”的训练
小学阶段课堂教学占据了学生听话训练的绝大部分时间,因此教师要特别珍惜课堂教学中的听话训练。
1、激发听觉,从而引发学生思维。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同时也要有良好的教学习惯。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生动、流畅,课堂内容要丰富,方式要多样化。一旦教师的语言有了感染力、号召力,就能引起学生主动进行听讲,从而激发学生的听话兴趣,慢慢地学生良好的听话习惯就能得到养成。
2、加强对学生听话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的训练及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有意识听话来加强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信息,如可以采取提问或听述训练,提高学生瞬间的记忆力。像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论述文及小说、戏剧等体裁的作品,文章篇幅虽长但内容简单、语言丰富,是培养听话训练的好素材。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来概括文章的重点内容,而其他同学则听其是否恰当。诗歌、词赋、寓言故事、抒情散文语言精练生动、内容深刻,是加强学生听话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训练的最佳文选。
二、规范“说”
说话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培养的训练活动。特别是当今工作节奏高效化、生活内容社交化、科技发展高速化,小学生毕业后具备高素质的说话能力有助于步入社会适应政治、经济、科技方面的交往需要。同时说话训练也有助于青少年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及思维反应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培养。
1、要让学生敢说话,培养学生说话的勇气。小学生因为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不爱说话或不敢说话,有的敢说话却只言片语、结结巴巴,这就需要老师多提问来训练勇气,要加强对胆小、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交流训练,引导、鼓励和表扬他们多说话。
2、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丰富学生的说话内容。有些学生作文很好,可是不善于言谈;有些学生作业非常认真,正确率很高,但上课一提问,他便“沉默是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口语的训练和复述能力的培养。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于101智慧课堂,以智慧教学为核心,为学校提供信息化教学整体应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