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刻制了一枚印章,就是临摹现代书法篆刻家王福庵的篆刻作品《春在天涯》。
这是因为新冠时期蜗居家中,无意翻看王福庵自刻印章书籍时,发现有一枚《春在天涯》的印章,这是一枚古诗词句子的印章。它使我联想起元代虞集的一首词——《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词中有诗句:“晴也须来,雨也须来。……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想到此时我怦然心动,豁然明白了许多。原来,就是这样。晴也须来,雨也须来,突然想起张爱玲的《半生缘》,故事都已经到了最后,世钧突然翻到曼桢写给他的信,信里就有这样一句:“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当世钧看到这信的时候,已是繁华落尽,末世衰歌了,连平静的幸福里,都渗透了悲凉的味道。
我们都知道,这么多年以来,人在天涯,春在天涯。很多故事,结局也不过如此。就像耗尽的爱情,燃尽的青春,远在天边的朋友。我们互相念着,慢慢疏离着,渐渐地,这些都成为过去,成为挂在我们心头的那抹鲜红,在回忆里灿烂辉煌,渐渐不复本来面目。再也回不去了!这大约是后半阙词留给人们的感觉了吧,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附:
王福庵(1880~1960),现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
元代虞集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
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译文:
在自已家南面的小山包上有座小小的亭台,在亭台周围已有少许山花开始随意地开放了。春光明媚,山花盛开,所以特地写信邀请好友熊少府,你无论如何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一定要前来游赏。你来后,你我朋友二人要随意地开怀畅饮,不要顾惜泥土绿苔弄脏新衣尽情地欣赏游玩,因为一旦错过时机,风雨一过天气虽说晴朗了,但到那时,你我朋友说不定又是你东我西各在天涯,再也难得相聚;或者即使没有你东我西各在天涯,也能再相聚首,但到那时也是春光不待人,早也匆匆的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