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Google 。
写在前面:我最好的一个朋友J,是一个常年的LOFTER的Blogger。我们常年出门在外,年纪非常轻的时候就一个人在外面漂了。我首先要感谢她让我重拾我对Blogging的喜爱。我以前开始就常常自己写日记。但是我最近发现,其实把自己的想法和世界分享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所以大家也可以看到,我最近开始也在写游记,有点杂乱,不好意思啦!
首我想说我自己是一个常年的日剧控。自己在年轻一些的时候常常会看动漫什么的,那个时候激发了自己对日本文化的兴趣,于是自己开始学起了日语,大学的时候也上过一两节日语课。也许是自己的语言天赋吧(也不是想自夸,可能就是有兴趣就比较好学),我居然一年多的时候就可以流利和人交流了,从此之后也一直没有停止过看日剧。
可能对于我来说,日语是一门非常熟悉的语言。我基本对话什么的听都没有问题,所以我听到日语的时候会觉得很放松。其次就是,有质量的日剧 (不是所有的) 看起来也会比较有意思。也许我比较奇怪,我一般看电视剧的时候分两种,无脑型 (轻松型)和用脑型 (严肃一些的)。无脑型我会在不想思考,很懒的时候看。像House of Cards这种,我就会边看,边学习边思考。所以我看日剧的时候可能比较多(对我懒的时候比较多哈哈)
东京白日梦女的话我觉得是一部可以茶余饭后看来放松的少女剧 (适合少女心的人,哈哈比如我),因为它本来就是少女漫改编的。如同很多日剧一样,东京白日梦女反映了几个社会问题:1. 试婚女性的迷茫性 2. 人理性和感性的选择 3. 日本,或者亚洲女性的地位。
1. 试婚女性的迷茫性
在东京白日梦女中,不到30岁的三位女主角都算是有自己的事业,虽然三个人的事业中只有小香的比较稳定。可是为什么他们都这么迷茫呢?因为大家看不到未来。年龄很尴尬,不太适合干疯狂的事情,也不能容她们犹豫,所以她们才会如此纠结痛苦。其实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是迷茫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在这个时候,我觉得真的不要组建家庭。一定要到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和自己的伴侣一起探索,发现自己想要什么之后,确定双方追求的是一样东西之后,再结婚。不然的话,两个人的目标不同,最后也会走上不同的道路的。
2. 人在理性和感性中间的选择
其实我个人觉得理性和感性,都是好东西,也都是坏东西,double-edge blade,双刃剑,所以没那么容易掌握。人类很难做到两个都完全掌控,所以剧中的主角才常常说,知道自己不对,还继续去做,有时候就是无法控制自己。所以理性和感性到底哪个才是正确,一定要靠自己把握。有些时候不能因为感性为借口,而去做一些很愚蠢的事情。而有时候也不能因为太过理性,而失去的对自己重要的家人,友谊或者感情。我有时候觉得在亚洲的一些国家,教育有些太急功近利,所以导致人际关系非常淡薄,其实这样是很可悲的。我觉得欧洲或者其他有些国家的人情味,也是一些亚洲国家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然有些欧洲国家也很individualistic, 怎么说呢,每个地方都有特例吧,我说的只是一个现象,希望大家理解。)
3. 日本女性 (或者有些亚洲国家女性)的地位
在很多亚洲的国家,很多人都认为嫁人生子才是女性真正的归属。这个是对是错,我就不评论了。因为每个人国家的体系不一样,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一样。我前两天还在和我的意大利Host Mom说,一个国家的体系就像做饼干的Mould模具一样。要改变的话是非常的难的。有时候有些人在一个环境下长大,他/她从小就认为某种观念是对的,所以他们也这么去教育子女,所以一代一代都是这么想的。在日本,一些(不是全部)女性从小就会被教育要成为一个好妈妈,或者有要加一个好男人。我所在的大学有不少日本的大学生每年会来留学,这个时候我也交了不少朋友,和她们常常也会出去玩什么。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我和一个日本女性朋友去吃饭,我们聊着聊着,我问她,"你将来有什么梦想?" 她毫不犹豫地对我说 :"我想找一份容易辞退的工作 (止めやすい仕事)我听完之后表示有点懵逼,然后又问了一次,她重复了同样的答案。然后我就陷入了深思。为什么呢,她对我解释,将来的梦想是嫁一个好人家,之后辞去工作成为全职太太。在日本,这一种现象是很正常的。而全职主妇在日本也是一个职业。虽然我都知道,但是真实的听到的时候我还是比较惊讶的。
在东京白日梦女中,三个女生都觉得不结婚,人生就陷入了危机。其实这个也反应了一个社会现象。在日本,不结婚的女人可能就会被认为是工作狂,是怪人(这个在《不是我不结婚,只是不想》里面也有提到)。所以我觉得,日本在物化女性和性别偏见上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毕竟,传统的大和抚子塑造的形象和咱们八路军的老婆挽起袖子用冲锋枪还是不太一样的。
在中国,也常常有催婚的现象。老一辈的人常常教育孩子们在上学的时候禁止恋爱。以前在我的年代 (暴露年龄了)很多学校是视早恋为大忌的。我以前也被父母打压过。而一到成年,很多家长有开始为子女的婚事操心,而想让子女早点结婚,这样自己好 "抱孙子"。其实我觉得这样的婚姻观和社会观是有些扭曲的。就像一颗种子,一开始你在培养的时候,希望它不要发芽。🌱 而过了一段时间,你又突然要一颗种子突然结果。这样的做法无非是以前的寓言 "揠苗助长"。不过,这是中国的一些家长 (注意不是全部)的一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我个人最近也常常会想自己的未来。我其实个人也是很不想随便结婚的。结婚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一种责任感。我常常听人说,结婚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也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所以我觉得结婚,对我来说有一种莫名的束缚感,所以我可能有点"恐婚"吧。但是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不对的。我是一个喜欢自由的人,不喜欢被任何东西束缚。我觉得有时候年轻的时候就是要放手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我自己认为现在我自己的年龄,我就想多旅行,多积累人生经验,交不同的朋友。很多年长一些女性常常对我说,等你到了年龄,你就想安定了。我听过之后觉得也有道理吧。每个人在不同年龄,心态都不一样。其实有时候也确实是的,当你想组建家庭的时候,刚好碰到了对的人,然后结婚,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可能是我还年轻,还不觉得婚姻能给我带来什么吧。而且因为我不是想随便要孩子,因为我觉得要是我觉得我自己没有能力教育好,我就不想生。而且我怕痛,说不定我会去领养一个孩子。
归根结底,我有时候在看到社会物化女性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挺难过的,也常常在想如何才能让亚洲,特别是自己的国家,也在提高女性地位上做出点什么。我希望我通过这篇博文能出发一些人的思考。
03/15/2017 于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