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拜物教与断舍离
稻荷 2017-02-15

上篇:物品的进化论


在所有夸大其词又令人耽溺的广告中,

有一句这样写:

“杯子建构水的形式,水改善人的关系。”

这是李欣频,语出自对一个茶杯品牌的推广,后收入《广告拜物教》。


从何时开始,我们将人生的多情、肆意、迷恋、迷信,都融进了购物里。

橱窗是现代人的迷梦,是最形象化的理想样本,也是最日常化的咫尺天涯。从60年代《蒂凡尼的早餐》的开始,贴在橱窗玻璃上的人脸随着商业浪潮复制繁殖,纵有百种风情万般变化,不离其宗的是一双闪着亮光的眼睛。

如若橱窗内的鞋包有灵,当以为那斜颈谄媚的面目是秀才墙头的美女蛇,这么水灵灵直愣愣的望进来,痴痴的喊着它的名子。


和我同代生人,大多还有着对物质贫乏的印象,并没有太多选择的国民床单和塑料玩具,使得彼时家家的老相册里,都贴着一样的成长辑录。

我们从黑白照片的白天,到了坐在照相馆小汽车里的周岁,到了骑着凤凰永久的童年时代,之后的生活里新产品涌入快得无法记忆——匮乏年代生人狂喜着渴望着追索着追索着渴望着……没想到这世界这么快就到达了共产主义所描述的“物质极大丰富”的这一天。


物质丰富,交通便利,世界和平。

成长期喝三鹿的我们,已经懂得从法国买皮包,从德国买文具,从日本买面霜,念得出来自不同语言品牌的标准发音(Louis Vuitton的s不发音,Chanel的“l”要念成“勒”),电子眼一般一眼望去即将大街行人身上标志性的字母扫码读出;我们摩肩接踵的手提小筐挤在日上的货架之间,脚踩细高跟奔波于铜锣湾冷得发指的夏季商场,手持各方搜集的限时优惠,口念剁手网站关于什么值得买的无上指令,刷刷刷买买买刷刷刷买买买。

……

老花是徽章棋盘格是徽章;

leboy是族群2.55是族群;

小羊皮是暗号神仙水是暗号;

三宅一生是教义川久保玲是教义;

三里屯是战场南京西是战场;

BV是武器FENDI是武器;

Lalph lauren是盔甲hugo boss是盔甲;

Ferragamo是战鞋Roger vivier是战鞋……


非我族类,虽贵必入。


新时代武装到脚指甲的女性们在心底呼喊着,

无关部落或联盟的战争每一天都在发生,

从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冷兵器时代没有硝烟,

一场战斗从不需要短兵相见,

在她从旋转门进们的刹那,彼此间上下一量目光相接。

“输了。”

你在心底说。


心碎哀伤,一度咽不下下午茶。





中篇:欲望的转移


上面的那些不过是坊间的谣言。

是平凡生活里对于传奇的传闻。

起先以眼还眼之后以讹传讹先是戚戚索索后来沸沸扬扬。


作为一个上下班打卡的工薪族,

我们并没有真正生活在时尚杂志的丛林法则之中,

即便是有着魔都称谓的上海,

即便是底商全系宇宙大牌的芮欧百货,

地下二层也积聚着吃麻辣烫和小杨生煎的白领。


那么,那些相当于月薪季薪年薪的名字,

是如何响彻大家小巷?


当然不是因为美。

事实上它们中的一部分(甚至并是不是一小部分),

让人凝望之时涌起一阵沉默的莫名……

倒也不是丑,

这种尽力揣测也难觅设计心路历程的不恰当褶皱,

以及依稀记得姥姥柜子里有一件同款的复古印花……

不由得让伫立橱窗前小心翼翼地同情起来

——“如果富有必须穿这个……咳……”

而后礼貌离开。


这不是你的猎场。


但消费主义也不曾放过你。

那些力图为城市中产阶级树立生活样本的营养沙拉,

摆床出来却为贩卖性冷淡风的日本品牌,

它们以一种司空见惯的神情望着你,

“入夏难道不该打开一盏配有青柚和薄荷精油的超声波香薰?”

“袜子这种东西从创世纪起就卖79块啊!”

以及“真搞不懂在非水洗棉的床单中的人要如何入睡……”


飞黄腾达的社会风口与你无缘,

但是作为一名偶尔也去进口超市卖南瓜的中产,

地铁广告电梯广告视频广告对你微笑,

近镜头满脸真挚的告诉你:

——每一次消费都是你对这个世界的选择性投票。

皓齿明眸的广告中人拍着你的肩膀

——是的,世界需要你这一票。


你买故你在。

你买有机如同你赞成环保,

你穿纯棉因为你爱护动物,

你穿muji的纯棉据说他们并不剥削棉农,

除却在机场你不喝星巴克,

你要去南阳路上两平米的小店前排队,

你是健身房的会员,

你厌倦了双十一的套路你只在黑五海淘。

低调|小众|设计感

原创|手作|从前慢


你为情怀买单,

虽然你也知道,

这多半又是一个营销故事。




下篇:如同羊群需要牧它的神


大型商业综合体彻底治好了我的购物症。

疗程如同《发条橙》中的监狱实验派医生的疲劳疗法。

所有创业故事众筹计划手作银饰匠心皮具韩国面膜古法红糖姥姥家的菜爷爷泡的茶

“都是饵料”

你幡然领悟,

“而我为鱼肉。”


你决定再不上消费主义的贼船。

纵然每日里它们招展着经幡如同海妖一般在迷雾中喊你的名字。

“买啊买啊m……a……i……a……”


人海孤立无缘时刻,

前方有一小岛,上书“断舍离”。

佛光照耀,如若亲临,

教义严谨,教徒奉行。

一曰收纳,二曰清零,

身边所在,尽需心流。

广渡迷羊,有教无类。


据经书写霓虹某模范信徒拿到结婚戒指扔了订婚戒指。

海外相传米国某中产男青年偌大家中只留280件物件儿。

昔日的买买买变成为今朝的扔扔扔,

数月里魔怔一般翻箱倒柜的清除人生拖累。


不生心流,皆为身外。

耗费资源,视弱仇雠。

吓得一同生活的丈夫也尽量携猫日行低调怕引起无端揣测……


无论是拜物教,还是断舍离,

都好像羊群在找寻着牧它的神。

起初我们相信买买买能换来一张心仪的标签,

后来我们相信扔扔扔能改变庸常的生活,

以物为荣,而后被物收容,

自断六欲,妄图重返自由;

所有理想的世界,都在某个设想中的时刻

——买足扔透,立地成佛。


而六道轮回间,

始终是买不足与扔不透的这个世界。

所有向买物或扔物中假想能得到的加持,

都是妄图。

末了以一则切身经历,

结束这个冗长而没有答案的书写:


多年前我在与南普陀寺一墙之隔的厦大读书,

在学校不远处的宗教主题的珠宝店中,

见一黄袍小僧,面如冠玉,指若削葱,捧着一丸玉石闭目喃喃。

边上殷勤伺候的老板娘轻声问,

“师傅,感应了么?”

摇头。

“再试试这块水晶……感应了么?”

小师傅紧锁的眉头舒展开,

“通了,”他终于回复。


那是一件很漂亮的淡紫色物件儿。

一见贪念生,

无论佛法僧。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