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盖棺]人间朝暮融梗抄袭
朔方。 2020-04-28

      人间朝暮对朔方作品的抄袭,从2019.08.23《如果太宰治也会觉得后悔的话》到2020.04.25《如江不辍》,几乎贯穿她全部的原著向太芥同人“创作”;双宰设定的《无关风月》侵害了大咕噜老师的作品(此处链接);爱之介老师也已经指认了《岁岁平安》的嫌疑(也是链接)。由于此人删光主页,若有更多受害者想要指认,其难度恐怕不小。

(编辑时的补充:增加评论区北渚亭書老师指认《自捅千刀》)

      鉴于人间朝暮回避责任,虚假致歉,以及其粉丝在真相面前依然要偏袒抄袭者、对原作者进行二次伤害的公开言论,受害人朔方决定将已掌握的材料示众。

 

      停止对作者的伤害,正视抄袭者人间朝暮对作品的残杀。

 

预警:有图有字,篇幅不短,按04.25~04.28时间顺序,将关键内容概括如下:

 

4月25日  

偶然败露

抄袭罪证第一组

4月26

伪善人设败露

两记不点名的敲打

人间朝暮主动对号入座的第一次私聊

4月27

受害人不止一个

抄袭罪证第二组

抄袭罪证第三组

以太芥圈安宁为名义的第二次私聊

致当事人

实为开脱的“致歉”

偏袒抄袭的二次伤害

4月28

定论

盖棺

 

 

 

 

4月25

 

      人间朝暮发布抄袭之作《如江不辍》,骗来的热度将她送上太芥tag当日热门推荐第一条。此次事件的主要受害者朔方,当晚为填写文手问卷而打开LOFTER。真相就这么在偶然中浮出水面。


      接下来的内容,是第一组抄袭文本《如江不辍》和《没有刀》的结构分析,可与受害文《回流川》《在喉》进行比对,是肉眼可见的融梗要素齐全、重要情节相似、关键台词雷同。


 特别鸣谢“扒完感觉自己脏了”的结构分析者,是太芥圈外的支持者,委屈您了。

4月26

 

      发现被抄袭后,受害人在经过数人检阅,以及详细的文本比对后,确定情况属实,于26日晚发表第一次声明。此前,受害人朔方对人间朝暮的印象是“在评论区眼熟的热心读者”,不料对方是个“写手”,行走于融梗抄袭的雷池,却在受害者本人面前笑眯眯地炸烟花。


      上午十点左右,受害人尚未决定公开声明,只在主页发布一条私人吐槽,没有指名任何人,没有对相关作品进行任何描述,也没有打任何tag。

     受害人 在LOFTER吐槽别人,在空间里吐槽自己。


      中午十一点到十二点左右,人间朝暮对受害人前夜填写的文手问卷点下喜欢,点下推荐,留下“您已经非常、非常、非常温柔且美丽了”的非常、非常、非常友好的发言。至于已发表的第一记未点名的敲打,她没有表示理会。从后面主动对号入座的事情来看,此时她心里其实是察觉到了的。

      一小时后,暗示并没有得到回应的受害人对她说:“那就,希望我无论如何都能温柔不改了。”纵然亲生的文章被融得碎尸万段,受害者当时的想法还是:人为了什么而出离愤怒,他的底线和品格,就在什么高度上。你似乎比我年小,如果要公开处理这件事情,我会尽量宽容。

      悲痛、愤怒、委屈,某人当成借口的“无意识”和这些情绪一样,是可以被控制的,不是肆无忌惮的野兽。如果笃信“无意识”有如此巨大威力的人真知道它是什么,且至少读过点荣格的话,不知他们对如此违背精神分析学基础知识的借口深信不疑甚至为其脱罪,底气何来

      五个小时后,当日下午五到六点间,受害人对人间朝暮完全无回应的态度彻底失望,决定在晚上发表:第一次声明,公布受害作品名称,描述抄袭作品发表时间,请有心人自行排查,并打上“太芥”tag。这不是私人吐槽,是以原作者身份对受害事实进行公开,并且这个做法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受害者扩大影响范围,抄袭者人间朝暮主动对号入座,发来第一次私聊。


      没有任何断章。剥去造作的口吻,圆滑的措辞,避重就轻的不打自招,人间朝暮的态度倒是明确的:不承认抄袭,无论对象是朔方还是别人。


 

4月27

 

      (这节从放抄袭材料开始,渐渐有点控制不住情绪,大约是处理事件到现在才开始处理自己情绪的缘故,本想全文都用尽量克制的语气陈述,结果还是……见谅。)

 

      对方在私聊中试图用2019.09.10《苦中作乐》第五章给“一起活下去”梗洗脱嫌疑,虽然比2018.05.31的《万象森罗》足足晚了一年三个月,受害人还是去检验了这篇文章。碰巧就在这一章里,有抄袭者同样融自朔方作品的一个关键道具:一只遗留在过去的旧手机。那是个很重要的东西,里面装着错过的讯息,太宰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重新打开了它,却被芥川留下的话一句句杀到措手不及。

      抄袭者在私聊里说,对《你看此花时》里的情感印象深刻,看来所言非虚,尤其在经过对其“作品”更多的翻看后,受害者发现,这个将情绪推向高潮的经典梗,被人间朝暮用了不止一回。

      先看看《苦中作乐05》:


 

      同一个关键概念的演绎,在人间朝暮那里还可以变形,总是用手机里的语音和短信也怪无聊的,在《不要温顺地走进那良夜》里,扑了读者满头满脸的就换成了日记:

 


      甚至在受害人发布《回流川》第二天,4月12日,人间朝暮在《加入太宰治离开黑手党之前向芥川龙之介告了别》里再次使用这个历史悠久的道具:


      您是在致敬原作者祝她生日快乐吗,顺便把她解禁庆生的文章也拿走了。

      这是第二组例证。由于本人只吃图粮,而对方短短半年内“产出”的“作品”太多,在远不足以将对方全部文本覆盖的翻阅里,也只能找到一部分自己的东西,就像双宰设定的《无关风月》里似乎没有看见朔方的影子,却颇有针对性地“借鉴”了写过同设定的受害人@大咕噜,但本人却因为并没读过受害文,让它相安无事地从眼前划过了。得知大咕噜老师受抄袭情况后,看着短短半年内勤更多产的主页,一时不知该信什么。

      我也只好继续谈自己的公道。

      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原著向短篇非连载,人间朝暮抄袭我的文本,也就明显地集中在原著向和非连载上。2016年7月,我从2014年9月8日开始写的《银魂》同人已经拖了快两年还没写完,由于对已经在用LOFTER却始终来百度贴吧追更催文的读者过意不去,我便悄悄看了她关注的贴吧,发现有文豪野犬和太芥,加之暑假有闲,我便决定为她写点喜欢的CP,心想只要写短篇、一次完结,就不会变成另一个坑了吧?

(发表后很快就被她发现啦,在评论区互动了几句,如果有人去翻了的话,请不要打扰到她,她的主页已经很久不更新了。)

      连“不能当面说的某一句话”,我的第一篇太芥的标题,还带着满满的,银魂动画标题的味道。除了银魂,好像很少看到有作品用不避长短、甚至直接用句子,且没什么文艺的意象的命名方式。“要把文学当做终身事业来完成”和“也许他是一个人去殉情”其实也一样。

      现在来看看人间朝暮入圈的第一篇作品,和融掉《回流川》、《在喉》一样融掉《万象森罗》了的,她的第一篇太芥,发表在2019年8月23日,标题是:如果太宰治也会觉得后悔的话。

      先复习一下《万象森罗》的后半部分,太宰治遇险,却在思考一个很高深的问题,该怎么和芥川龙之介和解呢?接下来他漫无边际地想啊想,想起中岛敦,想起泉镜花,“叫镜花的孩子则有一天板板正正地站在他面前:‘太宰先生,有件事情我想告诉你。那个人说,我选择了这个地方,真是太好了。’”

      最后,太宰治紧紧抱着芥川,听见他说太宰先生,这次没把人质杀掉,可以留下来问话。这次就别再丢下我了……“死都无法挽回的追悔莫及正好在死之前后悔”,太芥二人在拥抱里,和解了,要试试一起活下去了,在二人讨论红鞋女孩时太宰治透露出的悔意在结尾终于得到完满。


      布局的肌理相当细致,情绪和细节看似随意其实全部都有内在联系,全文一万三千二百五十六字凭当时“负能量爆满求生欲很强”的状态一气呵成,那天我的键盘是学会自己写文了吗?(会写多写点,不保持更新,抄袭的人就会以为我死了,一边抄得明目张胆、一边可以在作者本人面前放烟花的那种死了。)

      那是我现实生活很不如意的一个五月。很多人说我的文字里有力量,读完明明掉着眼泪却给人温暖和希望,我以前没解释过什么。其实都是自己的抑郁情绪,负能量,甚至一些别的什么东西,我咬着牙打赢它之后,把自己用来战胜它的东西捧在手里,倒在键盘上,于是那一万几千个汉字就用我的骨头站起来,长出我的肉,流着我的血,我一边说着脑过就算了不写了吧一边把这些东西用手指和键盘从脑子里生出来……在那个五月的最后一天。谁都有消极的那面,我不喜欢哭给别人看,或者拿自己的抑郁情绪给谁添麻烦,甚至摆出弱者姿态道德绑架别人。

      我只想用完整的作品保留完整的情感,有人读的话,很好,读完能够获得些什么,更好。

      现在来看看热心读者人间朝暮,在《如果太宰治也会觉得后悔的话》里把这个健全的孩子剁成了什么样子:

 


       ……就,这么说呢,我也不知道她究竟得到了点儿什么。作为创作者,我有表达欲,确实想给读者(哪怕只是并不客观在场的预设读者)些东西,但不是让你看完、拿走、当成自己的东西。

      可惜昨天没能翻完,发生了另外两件事情。其一是在沟通中发现受害人的确不止自己,此事两位已先后发了帖,开篇也已放上链接,不赘述。其二是,下午一点十二分,收到了对方的第二次私聊——


      提出通过(只)承认一条雷同抄袭解决问题,又用“请回复我一声好吗,我不愿看太芥再这样乱下去”这样一句话,把受害者变成扰乱太芥的罪人。主动提出退圈销号,也把受迫害的姿态加到自己身上,迷惑观者,颠倒加害和受害双方的关系。

      我有什么底气无理取闹呢?在发表致当事人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谁会支持我,从评论区就能看出,人间朝暮粉丝群体的一部分也读过我的文章,也许有的读者两个人同时关注甚至“喜欢”着……然而,其中一位投票点梗互动不停,半年“产出”主页103条内容,另一位入太芥四年却只发过九条文章,主页断更是日……年常,那些活跃在太芥tag下的读者们,更愿意相信谁呢?

      我不敢猜,我清楚“帮亲不帮理”是很多自称讲理的人的通病,后来有人选择“在真相前依然偏袒人间朝暮”,也向我证实了自己的忧虑。我敢发声明,只是因为本次事件的真相在我手上,我输了,就是真相输了。我不喜欢惹是非,也没什么勇气,我只是不相信真相会输。如果真相输了,我会怀疑世界。就像人间朝暮本人给我带来的最大伤害,是我从第一次声明开始,几乎不能相信任何人。

      谁是在我面前表示支持、知道抄袭者是人间朝暮之后就会换一张脸的人?是谁在试探我,还有谁两面三刀?这种寒心不是自己能轻易克服的,这一次我还能打赢它吗,之后还敢写成文章吗,写成文章还敢面对“热心读者”吗,面对读者时还相信他们说的“喜欢”吗?

      我很担心会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私聊窗口里一字不回,致当事人也选择公开发表以免被对方利用。对方主动要“承担责任”,付诸“实践”,我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只是公开说:做给大家看吧。

      其实,就算是在收到了这样的私聊内容后,我的朋友依然在打算私聊她,试图劝她主动道歉,并再次向我提出可以由她去交涉。只是,透过对方两次发言中透露的态度,我认为她绝大可能不会承担责任,而是会用柔弱的姿态和狡猾的语言开脱。起草《致当事人》时,本篇中涉及的文本材料已经收集起来,未必完全,但已足够,连一部手机用了几遍都已经数过。

      但最后发布的也只是《致当事人》,唯一的要求也只是,承担责任,做给大家看,给抄袭者一个兑现你所说的“实践”的机会。

      她到底做了什么?

      名为致歉,实为推卸责任,迅速删光主页,做深情告别,仿佛被害人是自己。只要姿态看起来可怜,她的忠实拥趸依然会……我说不下去了,有目共睹。她的粉丝看着她的背影依依不舍两眼含泪,为房子塌了收藏夹变灰而难过,殊不知,抄袭者本人可能刚在屏幕后面松了口气,好了,没有证据了,看你们怎么办。

      在评论区等处对我直接、间接造成二次伤害的言论,也成为我决定发最后声明的导火索。再强调一次,我的要求是抄袭者承担责任,我希望心血之作得到合理的对待,纵使抄袭者狡辩,公道也应该在人心

      后来我亲眼看见了,不在

      我十五岁的时候对老师说:我想做一辈子好人!她给我一个善良的成年人的微笑,说,做一辈子好人可不容易。去年十月回去看她,提起八年前的对话,我也作为一个成年人笑了笑:我还在努力。

      我对抄袭者的回复、对自己的变相告诫:希望我无论如何温柔不改,我守到了最后一刻,我情绪激动几乎守不住的一刻,我的朋友也替我守住了。

      现在我只能说,做好人是有底线的,温柔是要分对象的。

      是抄袭者和抄袭者的粉丝,那些纵容抄袭、把合理维权当成“无理取闹欺负自家太太”的人,亲手撕掉了我为抄袭者保留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本篇的材料里有文字,有图片,字体格式各异,是自己存的,还有朋友存的,整理的。本来也想做色彩鲜明的图片,结果因为写了这么多,情感和身体都很疲惫了,只好直接用苍白的截图,拿加粗和标红给大家看看而已。

      这是从大火里抢救出来的焦块,不是全尸。犯罪现场现在是一片荒土,扎着两只七扭八歪的稻草人。我到那里去的时候,听见那个稻草人在笑,虽然稻草人本身笼罩在夜幕和黯淡的月色里,看不见有脸,也没有嘴,但表情可以画得很柔弱,声音可以借用落在它身上的鸦雀的喉舌。

      开脱责任,我不接受。二次伤害,我不接受。

      如果有谁长了两副面孔,受害人郑重建议您割一个。能活得简单点。

 

 

4月28日

 

      人间朝暮融梗抄袭,从她2019年8月23日发表第一篇太芥同人开始,到2020年4月25日晚被受害者朔方本人撞破,忍气吞声已久的更多受害人也陆续发声。尽管此事从朔方的声明开始,但朔方并非唯一受害者,声明中提到的不是唯一的受害文,这是粉丝规模与“作品”热量都十分可观者,对太芥创作人群体的大面积伤害,对太芥读者群体的大面积伤害。

      笔者认为,此事性质恶劣,抄袭之错不容洗脱,既然人间朝暮本人的致歉不承认,人间朝暮的忠实拥趸不承认,那就不得不进行最后的公开声明,为被融梗碎尸的文章盖棺收殓,把推卸责任的抄袭者的名字死死钉在这里,把在真相前还有人偏袒抄袭者的事实铭记在这里。

      以前车为后车之鉴。

 

      正视它。


推荐文章
评论(93)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