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课本里的世界
junjr 2018-10-04

国庆七天,少了博客,百无聊赖时想记录下的一些情绪已然沉寂

近年来的想法犹如六小龄童骂孙悟空有女朋友篡改原著一样,每几年就有一次。

有时会感慨自己怎么老是原地打转,有时也会察觉这一轮一回之间,

人世间事的变化。

 

2013年,被一位故去的老同学吸引,全班饶有兴趣地坐上了绿皮火车前往毕业旅行。当时这班号称最后的绿皮车,汇聚了我当时所见识过的所有的乌烟瘴气,占座、吐痰、抽烟、打针、撒泼。挤满人的车厢上,香港人老华和抱着孩子要座位的一对母子发生了争吵。买了坐票的老华因为不给站票的人让座而受到全车指责,“你也会有老的一天”“你也会有老婆孩子,到时没人给他们让座看你怎么办”老华当时以一敌众,带着对国情的不解表达失望,旁边的我送给他一句“Welcome to China.”一晃多年成了这么多年我们同学间的笑谈。

近日,外国酒店、高铁火车一系列撒泼、无赖、道德绑架终于激起了隐忍多年的国人的愤怒。你弱并不有理。这种清醒是否来得太迟?但醒,总比睡着吃亏好。

 

名著

    进来又看了一下初中高中得语文书,这几年课文讲的还是那些个寓言故事、写的还是那么一些名山大川。鲁迅、莫泊桑、契科夫的文章也大体都在,当年的语文成绩不错的,高考阅读还曾拿过满分。谁的文章在讽刺什么时代的什么问题我都能如数家珍,三行后高分信手拈来。

近日翻看课本,忽觉悲凉,《故乡》里闰土那一声老爷,我眼前出现的是我今日所见的某村某人仍旧污浊气象,《我的叔叔于勒》那势利的一家,我都能一个个脑补出生活中某某人的脸。作者对人性的批判,还真是千古不衰。

十几年前读过的名著,却发现自己越来越活在名著所批判的世界里。最后又意识到,这本来就是同一个世界。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