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俄罗斯 |可遇不可求又身不由己
junjr 2019-02-11

起源于10月多多小朋友生日时,与黄阿姨念及世界美好且上次与父母出游又已是数年前,便邀约父母,选了摩尔曼斯克追光。1月29日刚结束工作的我,收拾购置行装匆匆出发。

地之角-总要去接受

经历十余个小时的航班延误、转机、入境困难、城市塞车后,终于到达莫斯科。说好的寒冷刺骨并未如期而至,但干燥、老旧、苏联时代的旧式设计让我对这座大城市的第一印象并不亲切。

莫斯科天色灰暗、建筑阴沉,除却城市中心那因新年而添置的灯饰,其余的部分皆如水泥钢筋一般阴冷高深,像极了外界对这个国家的臆想。无数战火铸就的钢铁城市,却因总总原因,处处透露着上个世纪辉煌过后的力不从心,那些想掩盖的疮痍,却因始终有心无力,终只能不忿地与之共存。第一次离开亚洲的我,能感觉到文化上的冲击。

只要是没见过的,总会叫人心跳,在这堆积的冰雪中,寒冷又不屈的城市,又隐隐从中感受到社会演变的规律,真是无处不在,而个体,只能在此种努力挣扎。


天之涯-总要去追寻

莫斯科之后,飞往了旅程最重要的一环——摩尔曼斯克,这些年随着人生观变化,对于想要的执念也在增多,以前随遇而安地等待奇迹出现,现在也会更多的对于旅游保持进取感。以至于行程中不管多寒冷,也总充满仪式感地带着垃圾设备去追追光,找寻一下这广阔天地中世间难寻的美景。

摩尔曼斯克的日,粉嫩、娇媚得如童话故事,总让人忘却了寒冷。摩尔曼斯克的夜,漫长寂静,有时因时差惊醒,看向窗外,会与极光不期而遇。这个国度,有人的地方,总透露出高傲轻蔑而懒惰,而却在这些天之涯地之角的无人地带,却反让人觉得有一丝天人交融的和谐。

看到了极光,懂了为什么看过极光的人把她形容得意味深长,因为一闪而过的极光有时真如人生的缘分一般不起眼,直到消失了才会去追悔莫及。但有时,极光又会如缘分一样,给你一遍遍的暗示,提醒你不要错过,让抓住机会的人不会抱憾。

这段追光的经历加深了我的一个心底的想法,想要有好的运气,首先,得走出去。想要问题得以解决,首先得面对。



人之网-总要去战斗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旅途开始前其实也曾一遍遍地广邀友人与我一同前行,然而家庭、工作的桎梏,让他们有心无力,无法应邀。为了迁就同往的人,价格、时节已无最优解。

导游一次次生怕国人献丑,一次次提醒身处国外的我们,入乡随俗。也的确感受到我身上的标签带给我的不便,其实,在我目睹隔壁大妈团在弥撒时大喊茄子,以及同团大妈摘下克里姆林宫景观树上的果子时就会明瞭当地人该是不会给我友善的笑脸了。

而与情有可原的文化差异相比,更难拿捏的,是与家人的相处。这个时点的老人,前半生在坎坷中坚忍,到了这天浑如解放一般,带着新生儿一般的好奇兴奋。面对几十年的代沟,又如个青春期少年少女般敏感。身子骨更是婴儿一般不好折腾。老人的小圈子之中,竟也还有儿童般的小圈子文化。更叫人捏一把汗的是,即便到了千里之外的国度,动气起来声若雷霆的气概,却是丝毫不减。“回家才能做一个孩子”这句话看来不是为我设的,是为他们设的。为了行程中不致破坏心情,实是把自己的心情破坏了不少。

人与人的关系是一层罗网,互联网发达的今日,看来即使逃到地球的另一端,烦恼也不会消减。此程与很多人相识相遇。这个罗网困扰着每一个人,有的人接受、有的人抗拒,更多的,在欲拒还迎之间寻找着尺度。

而我呢,在2016年,命运向我挑战的一天起,我便选择了战斗。2019,为了我所想要的继续战斗,不能低头。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