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所谓的信誓旦旦,到最后都只不过是一厢情愿。
柯恪 2019-05-26

信誓旦旦出自诗经里的一首爱情诗。说是一首爱情诗还存在这一些争议,因为读完全诗,爱情这个东西,似乎更加模糊了。或许这就是爱情,来时刚烈如虎,去时脆弱如卵。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主题与爱情无关。

二十年来,我不只一次信誓旦旦的说:“我要成为。。。”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那股劲。我不知道它具体是从我身体的那个不发出来的,但我却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它上来了,特别是当我在脑海里构建我未来的蓝图时,即使那事八字还没一撇。它甚至还会怂恿我去从我一文不值的生活中,寻求出一些伪证,而我对此却常常深信不疑。我不知道这股劲是不是二十几年来前进的动力,但它确实是成功的把我的生活推向了水生火热。

5岁的我要成为科学家。10岁的我要成为宇航员。15岁的我要成为一名警察......最近一次,也就是一年前,我要为老百姓办事。结果把自己给办了。我以为我可以,结果是我不可以。想法很多,做的很少。这是周围人对我最多的评价,我似乎也开始逐渐认同这句话,这并不是我妄自菲薄亦或自暴自弃,而是我在床上经过2天1夜的深刻思考,才意识到我确实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很多事开始都是模棱两可,这确实很操蛋。特别是是对于想法多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世界末日。对于一件新事物,想法少的人,一笑了之,他们显得更加谨慎;想法多的人,自以为是,他们显得更加激进。前者很可能选择无视,而后者往往想去尝试。对于一个人来讲,这个世界的所有事,有百分之二十的事,你是可以做到的,但更多的百分之八十,你是做不了的。也就是说,一件随机事件,尝试之后,成功的概率大约是百分之二十左右。所以真正的对号入座,其实并没有多少,对很多人来说能坐这就已经不错了,即使屁股搁着痛。

这样看来,你应该感谢那些,每天诋毁你不行的人,而不是天天鼓励你可以的人。因为前者虽然不怀好意,但很有可能让你免于一场空而后者虽然情真意切,但很可能让你自我感觉良好,脱离实际,最后无功而返。

这确实很现实,毕竟我们生活在这个现实的社会。

好了,毒鸡汤就喝到这,要睡觉了。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