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早在数千年前,西藏高原上先民们在同高寒气候和疾病斗争中经过无数次尝试,积累了用动植物和矿物治疗疾病的经验,藏医藏药也由此发展而来。
藏医药学是西藏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同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重要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发展藏医药事业意义尤其重大。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藏医药文化是在藏传佛教的寺庙中发展和传承的,其传承方式是“师带徒”,传承的不仅是医学知识,还包括宗教、世俗等传统文化。西藏和平解放后,藏医药事业得以迅速发展,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在得到保护和传承。
在西藏藏医院“门孜康”现已被列入中国国务院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药七十味珍珠丸配伍技艺、藏药炮制技艺、天文历算等相继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还完整保存有藏医和天文历算的珍贵古籍582卷、藏医外治器械200多种、历代名医塑像163尊、扎唐版为主的不同版本的《四部医典》、木刻印板8000多条、以及藏药甘露加持仪式所需仪器和唐卡等珍贵文物。这些珍贵的古籍文献和文物为藏医药优秀文化的挖掘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推动藏医药产业发展既是瓶颈也是机遇,今后将结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打造科技强国”理念,在教学、科研、临床等方面,尤其是在临床疗效提升以及藏药新药研发等上台阶,助力藏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例如班戈县班戈卓攀生产的“卓攀”藏秘草本牙膏就是现代科技与藏医药结合的精品。
2018年西藏政府报告指出,要“做大做优藏药产业”。相信西藏的藏医药这一千年瑰宝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更加夺目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