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以胖为美?你对唐朝可能有点误会……
晓叶子谈 2019-09-07

现在的女孩们都有个共同的爱好——吃吃吃。

火锅 烧烤 小龙虾……别怪我贪嘴,只因你太美

多嘴提醒一句小心发胖,有的女孩就会说了

“你看看唐朝的女神,各个都是以胖为美”

真的确实如此吗?

我们今天就来探讨探讨~

首先,我们熟悉唐朝以胖为美,大部分是因为杨贵妃的形象。

但纵观整个唐朝的历史,你会发现他们对胖的审美,其实是有一个过程的,且和整个唐朝的历史发展有关。

整个唐朝分为四个阶段: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划分开来的节点:从高祖李渊到武则天时代是初唐;从唐玄宗登基到安史之乱爆发是盛唐;从安史之乱后到代宗继位是中唐,此后直至唐朝灭亡是晚唐。

那么,这四个阶段的唐朝男人心中的正妹(mēi)到底长什么样呢?

感谢当时的文化盛行,当时的画师把她们画进了画里。

先来看看初唐的名画。

阎立本的《步辇图》 局部

画里这些拿着扇子的宫女们,看起来都是瘦长型的,挺苗条的嘛。

阎立本的《步辇图》 局部

右边的妹子,这小锥脸,真的没有打瘦脸针吗?简直只有我三分之一的脸好吗?

进入盛唐之后,社会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了。贵族阶层普遍奢靡起来,审美也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

《虢国夫人游春图》

整体来看,图中女性人物,相比之前初唐的女纸丰满了不少。

尤其是画中,富态满满的虢(guó)国夫人和抱孩子的奶妈。

局部

但是侍女们还是挺清瘦的,尤其是画面最右边的那位红衣女子。

不难看出,唐初到盛唐这一段时期,对女性的审美还是与我们现代大众是差不多了。

女皇米酒上的唐女皇画像

而中唐之后,画里的女神脸个个圆(肿)了起来。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局部

已经不是之前萌萌哒的鹅蛋脸了。

再看看真正的“女神”:

敦煌莫高窟第45窟的童女迦叶

她不同于迦叶尊者,是印度一位以童贞身行化世间的菩萨。

你看,她是比之前的女性丰满了,而且有种健美的感觉。

再看看敦煌壁画《都督夫人礼佛图》:

《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描摹版

这是唐代供养人画像里规模最大的一幅,足足有3米长。

画中无论是主人还是侍女,都具有“曲眉丰颊、丰肌腻体”的特点。

中唐的妹子普遍始肉肉的了,看来是个个都往把杨贵妃作为标杆,按“要么胖、要么死”的方向发展了。

中唐女神标准脸型

这就是我们通知的以肥为美的那个著名唐朝审美。

所以说是唐玄宗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潮也不为过

对比现在的审美,你会更喜欢哪种呢?

但是到了晚唐,社会开始急剧动荡、战事连连。贵族的生活水平也开始逐渐下降。

在敦煌莫高窟第12窟的《婚庆图》里可以看见:

《婚庆图》

画中的妹纸步履轻盈,飘飘欲仙了。

还有敦煌莫高窟第156窟里的《宋国夫人出行图》:

《宋国夫人出行图》

无论是前面的歌舞伎,还是后面的侍女们,看起来都很轻盈,身手矫健的感觉,果然是瘦了不少。

看来到了晚唐,对美女的审美观也从肥美回到了清瘦的阶段。

到了五代更甚。

画中的仙女们瘦得,个个犹如“风摆荷叶,雨润芭蕉”。

《阆(láng)苑女仙图》阮郜(gào)

总计一下,唐朝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其实经过一系列过程演变的。

而且就整个朝代来说,以胖为美的日子,只有中唐时期,并不是特别长。也不是越胖越好,他们追求是一种健康的胖、有韵味的丰满。

由于战乱,大家日子过得苦。胖一点代表着丰衣足食,代表着健康。

所以,在唐朝也不只是胖,就可以肥肥美美地幸福一生了。毕竟不管哪个时代,都还是看脸的。

比如:同样是胖,范冰冰和贾玲都穿越回唐朝,那明显不是一个画风的。

比如:同样是胖,范冰冰和贾玲都穿越回唐朝,那明显不是一个画风的。

看颜值的话,文内有提过的宗皇米酒的女皇酒也是一款颜值能打的米酒,味道清雅,女皇的形象也代表了初唐——盛唐时期的大唐盛世,人民各个富足,安居乐业,唐都为世界第一的景象。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