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西藏,
所到每一个地方,
所遇每一位藏族人,
几乎都能闻到藏香的味道。
千百年来,
藏民们用一双厚实的双手和一颗虔诚的心,
守护着这一缕香气。
当它弥漫在雪域高原的上空时,
人们相信,
自己的祈祷已经被神明听到。
吐蕃时期,藏王松赞干布曾派出16名青年到天竺(古印度)学习佛法。
吞弥・桑布扎学成归来,根据西藏的地域特点,把在天竺(古印度)所学的熏香技术进行改进,发明了藏香,并使用水磨制香。居住在吞曲河边的吞巴人世代使用水磨磨制木浆生产藏香,在河边形成了一条由250多座水磨组成的数公里长的水磨长廊。
时到如今,人们对藏香的爱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愈加珍爱。就连制作藏香的过程,都像一场圣洁的仪式。
在制作藏香之前,藏族人会先洗手和清洗器具,以延续最初的圣洁和虔诚。他们说,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藏香的质量,更深层的含义是洗去内心的杂念。
藏香制作的过程有12道工序:采料、泡水、去皮、撕碎、煮料、捶打、打泥、磨料、揉合、出条、晾晒、捆绑。每一道,都需全神贯注,稍有不慎,香味便会受到影响。可藏香原料的培植会选在夏天少雨的季节,但西藏夏天恰恰是雨季,因此,藏香的诞生尤为珍贵。
打磨香料时,得使用藏地特有的石器,而那些长期制香的人,手上的关节容易变形,就连石器上也会留下深深的指痕,所以很少有人能受得了这样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