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苦丁茶听说过吗?
晓叶子谈 2019-09-26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苦丁茶中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锌、锰、铷等微量元素,还具有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的供血、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头晕、头痛、胸闷、乏力、失眠等症状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因此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有着显著效果。而在古籍中对它的记载则更加多的恐怖:《本草纲目》、《医林纂要》、《纲目拾遗》、《本草再新》、《四川中药志》、《本经逢原》、《医林纂要》、《纲目拾遗》、《本草再新》、《本草求原》、《四川中药志》等等都有关于它功效的描述

苦丁茶制作工艺制作工艺对于苦丁茶来说,刚采摘来的鲜茶叶,要及时进行加工处理,切勿层积堆沤,以免叶落腐烂。制作工艺上可分为萎凋、杀青、揉捻、干燥四个步骤。一、萎凋萎凋主要有三种方法:<1>加温萎凋:电热、柴炭下的人工加速萎凋方法,速度快、效率高,但比较看手感,比如火候掌握不好,质量就不容易被保证。<2>室内萎凋:在通风透光室内进行。速度缓慢,但比较容易于掌握品质,有充分的检测改正时间。<3>日照萎凋:就是拿太阳晒,一般晴天只需约30分钟就差不多了。标准是:叶形萎缩;粗梗失水而柔软,不易折断;青味减少。二、杀青杀青是提高茶叶品质关键措施,总的要求是杀青要均匀要透,掌握“高温、叶少、抛炒结合”原则。手工杀青,通常用铁锅,径宽宜大,锅温要在150—200℃之间,先高后低,锅炒叶一次2公斤左右,机器加工加倍。只到外观叶色由鲜绿转变为暗绿,手紧握茶叶稍带些粘性,粗梗折而不断,青气消失,茶香味适宜就可以了。三、揉捻苦丁茶一般芽叶粗,梗大,多采用热揉。慢火随炒随揉,冷揉一般较少用。热揉做法较为奇特:在茶叶粘附力大时,将它卷成团块,出锅便做成形,或抓住每个芽的主梗,一叶一搓或数叶一搓成条索形。也可将数叶卷成方圆形或三角形等,让它看起来更加的玲珑雅致,冲泡之后还原为绿色,呈现出色、香、味、形来。要求嫩叶成形率在约80%以上,过老化的芽头成形率仅60%—70%。四、干燥干燥环节是不能接触到阳光的,在竹垫、簸箕或晒场上避强光晾干即可,如采集后遇阴雨天气,加工后必须用低温慢烘,直至干燥。


苦丁茶的冲泡苦丁茶在冲泡方法上有五个讲究:简直是特别的讲究一是冲饮苦丁茶要选开水二是水质上最好是采用矿泉水、泉水或纯净水等优质水三是选用瓷器或陶器当做茶具,味道更佳四是放的量要少,苦丁茶有量少而味浓、耐冲泡的特点五是要选用热饮,不管是有没有肠胃病,热饮都是它的最佳饮用方式。以小口浅呷的方式进行苦丁茶因为喝起来比较苦,所以建议是选用和其他的茶一起搭配来喝:苦丁茶在茶叶中素有“茶胆”的名声,即无论什么茶,苦丁茶在味道上都能与之相配合,而且拼配苦丁茶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比如乌龙茶、绿茶、龙井、毛尖、花茶等混合冲泡时,既有这些茶的香味,又有苦丁茶回甘和润喉,不失为一种良好的享受。一般苦丁茶与其他茶叶相配的比例大概是1:9,最高最好不超过2:8,否则,可能就会味道偏苦一些,难以入口。


苦丁茶的品鉴苦丁茶是保健饮品,对其审评与普通茶叶则不同,是否耐冲泡是主要的,高档苦丁茶滋味浓而醇厚,先苦后甘,条索较为紧洁。老叶做成的苦丁茶,其滋味与嫩叶做成相近,只是耐泡次数会稍少些,每次冲泡出的茶味淡些而已。如稍增加茶叶量,饮用口感则仍较好。对于它的品鉴,有些一些小诀窍:把盘:经筛、摇、收茶样,无碎杂物,中段茶多,身骨重者为好,老叶茶切条均匀为宜。开汤:称3克茶样,用150ml品评杯,开水泡5分钟。嗅香气:叶底香气不明显,较平淡,热嗅和冷嗅无异味为正常,无霉气、焦气。尝滋味:先苦后甘,苦味是口感可接受醇爽,无异味为好。甘味,只是口感甘醇,回甘味则不强烈、无甜味为好。饮后口腔及喉咙感觉清醇甘味,无恶味感。如品出酸、奇苦、辣、焦味的质量不够好,甚至是掺杂的伪劣品,则要重新检验。耐泡性:苦丁茶耐冲泡,其滋味缓缓释出,一般10泡还有茶味。脱味快,易变淡味的稍差。看汤色:苦丁茶以汤色黄绿、清澈、无浑浊或悬浮物为好。评叶底:以靛青或暗青色、柔软、叶片无焦斑、无碎物则为好。泡茶渣、汤搁置:用净开水泡浸的苦丁茶,茶汤放置3到5天一般不会变味,滋味如初。冲泡茶叶倒至无水滴时,茶渣在杯中放置3到5天一般都不会霉变,重新冲开水,茶味尚存。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