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2019社会工作初级实务重要考点: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
小天儿 2019-06-19

一、老年人的特点

1.老年的年龄界定

2.老年期的划分

国际标准:60~69低龄老人;70。79中龄老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

3.老年人的特点

(1)生理老化:皮肤、神经、心血管、肌肉骨骼、呼吸、消化、内分泌和生殖系统、感觉系统(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

(2)心理老化:智力衰退、人格出现自我完整和自我绝望、记忆力损伤

(3)社会角色变化:角色理论认为个体经历老化过程带来的变化时,他们会丧失象征中年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

二、老年人的需要

老年人的需要具体概括如下:

(1)健康维护: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求。

(2)经济保障:传统社会,反哺式供养;现代社会,退休金和老年社会保险金等。

(3)就业休闲:丰富日常生活。

(4)社会参与:深度参与社会生活以表达意愿,维护权益,发挥作用。

(5)婚姻家庭:获得和维持美好的婚姻家庭生活。

(6)居家安全:安全宜居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7)后事安排:包括子女的生活、财产的处置、丧葬的安排等。

(8)全面照顾服务:居家照顾一社区照顾一院舍照顾之间的良好过渡与整合。

三、老年社会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1.价值观问题

社会价值观可能会影响社会工作者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和行为。当今社会,人们对老年人也常会有贬损的看法,社会工作者要对年龄歧视问题保持敏感,防止把社会的不当价值观带入工作中。

2.移情与工作倦怠问题

(1)老年社会工作会面临许多老年人的人生问题,社会工作者会对处理这些问题感到焦虑、沉重,而个人以往与老年人打交道的经历,可能会导致对老年服务对象抱有特殊的感情,出现反移情。

(2)长期做有些服务对象的工作,可能会让人感到倦怠,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社会工作者应当敏锐地体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及早发现工作耗竭的征兆,并采取减压措施。

了解更多公益岗信息点击中公山西省基层公职考试网,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山西公务员社区考试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