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经历过考试的笔试阶段之后就要为面试做准备了。面试是考官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测查考生综合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考生的礼仪、着装、精神面貌、谈吐等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考生的分数。但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是通过答题来体现的,题目虽然只是一个载体,但是从中可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所以考生除了要保持外在的仪态之外,还要认真学习并学会梳理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才不至于在面试过程中出现因为完全没有思路而出现无言以对的尴尬。中公教育专家在此针对社区工作者面试中常考的社会现象类题为考生梳理一下答题思路。
社会现象类题目往往通过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典型的事件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即对于某一现象的所思所想。因为题目中会描述一个小的事件,如果考生只针对这一事件展开论述,未免会就题论题,难以体现考生的综合能力。所以第一步我们常称之为“破题”,也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第二步就可以就这一本质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第三步能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法。
考生要能够通过题干中的现象看到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只此一步如果把握好也能充分显示出考生宏观看问题的能力。因为现象或事件通常都只是表象的,是外在显示出来的一种迹象,通过此类现象考生应该要学会去思考其背后的本质问题。当然这一步确实有一些难度,所以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如果不能准确地点明本质,至少也应该做一个简单的是非判断,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考生除了要具备一语道破的综合能力外,还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也就是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特别是一些不太好的现象,更要去挖掘其产生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一问题的发生,考生一般能够谈两三点即可。如果从原因发现不好入手,或者短时间内难以想到原因,那么也可以就这一问题的社会上的现状和影响方面去阐述,比如社会上还有哪一类相似现象,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或不利影响是什么。如果是积极的好的现象,也可以谈谈其有利的影响。这一环节考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两点进行分析,可以不用全面,但每谈一点都要答得清楚和透彻。
考生对问题分析完之后,作为一名公务员还应该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那么当然不能只是止步于此,关键还要遏制和解决,这样社会才会不断进步。所以最后一步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平时的理解提出一些解决措施或建设性意见,这样也能很好地向考官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击中公山西省基层公职考试网,了解更多公益岗、社区招聘资讯。
关注微信公众号—sxgwysqks,回复【面试手册】即可免费领取2019社区结构化面试备考手册一份哦~
关注微信公众号—sxgwysqks,还有更多免费备考资料等你来拿哦~
别光看呀,赶紧添加,备考资料拿到你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