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商队雕塑 人物推车雕塑 城市广场雕塑
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一关之隔,却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从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一家三口雕塑 民俗人物小品雕塑 商业街雕塑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关令依旧。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
闯关东人物雕塑 一家三口雕塑 民俗小品雕塑
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 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闯关东走西口雕塑 一家人亲情主题雕塑 户外园林景观雕塑
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雍正说“朕夷狄之君”“非中国人”。
儿童玩耍雕塑 民俗人物雕塑小品 户外公园景观雕塑
闯关东-山东人-清代分三个时期: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
一家三口人物雕塑 民俗人物小品雕塑 户外园林雕塑
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 康熙七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 策。
闯关东人物雕塑 老人穿针雕塑 户外公园雕塑
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 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 1860)正式开禁放垦。
老人背孩子雕塑 陕西民俗雕塑 园林景观雕塑
闯关东,从“流人”到“流民”,到东北“移民社会” 。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 边寒苦”的东北,这种遣犯史称“流人”。
母女亲情雕塑 传统人物雕塑 公园景观雕塑
山东人是“安土重迁”的典型。人口压力、天灾人祸、 满清政府的政策导向等构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外因。
闯关东走西口雕塑 城市商业街雕塑 传统文化雕塑
闯关东,东北是外敌侵扰之地,山东人卓绝的斗争。吉林省浑江市湾沟公社志记载:“1921年间有一名叫王振邦的农民, 原籍山东,因逃荒携妻及长女一家流落于西川一带。
闯关东人物雕塑 民俗文化雕塑 户外园林雕塑
闯关东,由于东北为流放地,禁垦,边墙西为蒙古贵族驻牧地。但覆灭的满清殖民政府无力阻挡历史潮流,满清二百多年殖民统治,倒促进了满蒙汉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满蒙独立”运动、“伪满洲国”等历史沧桑,都没能改变满洲人成为中国的满族人。
一家人亲情主题雕塑 民俗人物小品雕塑 户外广场雕塑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