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逻辑思维能力
ID815346984 2019-09-07

考点归纳

1.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2.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3.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重点提示

一、逻辑与概念

1.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3.概念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质;概念的外延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一个个、一类类的事物。

https://jl.zgjsks.com/html/2019/zhsz_0807/63269.html

4.概念间按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相容关系包括同一关系、从属关系和交叉关系;不相容关系包括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二、词项的限制和概括

1.凡是有真包含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的两个词项,我们说它们具有属种关系。这样的两个词项,它们的外延和内涵具有反变关系。

2.根据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缩小、扩大词项的外延,使之形成一个新的词项,这就是词项的限制和概括。

3.词项的限制,就是指通过增加词项的内涵、以缩小词项的外延来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词项的限制,在语言上通常表现为增加修饰语。不过,也有不通过增加修饰语,而是直接换语词进行限制的。

4.通过减少词项的内涵以扩大词项的外延,由一个外延较小的词项过渡到一个外延较大的词项,即由种词项过渡到属词项的逻辑推演方法,就是词项的概括。

5.概括的推演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被概括的词项前去掉种词项的限制词;另一种方法是将表示属词项的词语替换掉种词项的词语。

6.在进行限制和概括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以避免犯逻辑错误: (1)并不是所有的修饰语的增加或减少都是限制或概括。

(2)要注意区分整体与部分关系和属种关系。

三、定义和划分

(一)定义

1.定义就是以简短的语句或命题形式揭示词项的内涵或外延,使人们明确它的意义及其使用范围的逻辑方法。

2.下定义的方法

(1)内涵定义 揭示词项所指事物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或对词项的涵义进行解释的定义。常见的内涵定义包括实质定义,称为属加种差定义和条件定义。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