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一个idea:直播,作为生活的编辑
Edson Zhang 2020-02-05

编辑?

编辑。

这是一个似乎有些复古的概念。从前,编辑决定着以怎样的方式决定读者会看到什么,会看到如何组织的内容。他们同样通过他们的选择展现视角、表达观点与传播价值观。在读者眼中,面前的杂志、报纸、书籍都是可供选择的内容。但在编辑眼中,读者、作者都是他们选择的对象。他们组织内容,在组织方式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呈现给读者。

读者选择内容,也是在选择组织方式,也就是编辑。但编辑不是读者,筛选是异己的,表达在选择编辑。但编辑不是读者,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是表达的,是主观的,不是认同的。

现代化的内容平台的推荐机制通过依据用户浏览记录基于算法实现了顺从于用户的内容组织方式,解构了原有依赖编辑完成的内容组织于筛选过程,在推荐中抹去了第三方的扭曲,实现了创作者与内容享受者的直接对接。但这也意味着内容的组织方式仅仅围绕着内容享受者的发展逻辑进行演化,在内容享受者舒适圈以外的领域出现的事被排除除了内容组织的范畴。

似乎很多人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不利于一个人拓宽眼界。但问题在于,我们似乎也不应当要求寻求娱乐消遣的人群强行拓宽眼界。我们需要的是,当一个人想要去拓宽眼界的时候,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第三方,愿意组织内容,插入他们的观念与价值观。

那为何一定是直播而不是视频呢?因为直播是进行时与互动时。视频呈现的是一个已经被精心编排的内容,所有的细节在导出的那一瞬间已经被固定下来,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内容存在在那里,具有更为强烈的叙述者色彩。同时视频但直播,没有快进,实时呈现,表演色彩浓厚。以视频等其他元素对内容进行组织对于观众来说具有较高的不可预知性和表演性,更适应于多媒体聚合的表现形式。

我想过很多让直播make sense的方式,这算一个可以成立的。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