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在京发布
新页 2020-01-03

                                                        会议现场 

  12月11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魏六朝集部文献集成”阶段性成果暨《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下简称《丛刊》)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丛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刘跃进介绍了项目进展与《丛刊》的编纂情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魏崇重点介绍了《丛刊》再生性保护的意义,责任编辑南江涛介绍了《丛刊》的编辑细节。随后,刘跃进和魏崇一起为新书揭幕。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审孙少华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魏崇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古籍编辑室副主任、《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责任编辑南江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审孙少华主持会议 

  《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魏六朝集部文献集成”(批准号13&ZD109)的二期项目,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所所长刘跃进主持。丛书选录了汉魏六朝集部文献集261种,其中《文选》4种,包括宋天圣明道刻本、宋赣州州学本、宋杭州钟家刻本残卷、陈八郎本等;《玉台新咏》相关版本8种:明嘉靖十九年郑玄抚刻本、明汲古阁本、袁宏道批明天启刻本、明崇祯二年冯班抄本(冯班、何士龙校跋)、明崇祯六年赵均刻本、明五云溪馆铜活字印本、纪昀校正稿本、徐乃昌札记稿本等;其他如《古文苑》用宋端平三年刻淳祐重修本,《六朝诗集》用明嘉靖刻本,《古诗十九首》诠释著述5种等等。别集涵盖126家226种版本,在兼顾系统性的基础上,特别突出珍稀版本、名家抄本、批校本或后世重要研究著述的收录,如陶渊明一人所收达10种,其中既有陶集的重要宋元刻本5种,包罗了陶诗研究的重要作品如清詹夔锡《陶诗集注》(清管庭芬录何焯、查慎行批)、清吴瞻泰辑《陶诗汇注》、清马璞辑注《陶诗本义》、清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莫友芝校并跋)、清抄本陈澧撰《陶诗编年》等等。其他作家根据实际辑存情况,尽力搜罗存世的精善之本,即便仅有张溥辑本,也尽可能选取名家批校的本子作为底本。诗文评15种,包括《文心雕龙》7种、《诗品》5种、《文章缘起》3种。所收261种文献均撰有提要,单独汇集成册。要之,此书编纂的目的是为汉魏六朝集部汇集一套可靠的善本,便于学界使用和研究。

                                    会议现场的《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

  据悉,《丛刊》立项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组织优秀编辑团队对接,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并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这些积久尘封的珍贵典籍,经过高清彩色扫描,以灰度制版印行,化身千百,嘉惠学林。书中的批校题签,一仍其旧;题签影响原文的,采用技术手段酌情处理,兼顾到原文与批校的内容,可以相互参酌。凡原书封面或封底、衬叶有书名、印章等有效信息的,一概保留。原书缺页,尽力找同版本补齐。需要说明的是,何绍基批校本《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的主要价值在何氏圈点批校,原文较为常见,故其原缺者不作补配。目前,《丛刊提要》部分也已经完稿,预计明年春天将正式出版发行。

                                                        书影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下半场为学者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丛刊》汇集了目前力所能及的200多种汉魏六朝文学经典善本,其中多数是深藏大库、普通读者难得一见的孤本、善本,对推动汉魏六朝集部研究势必产生深远影响。专家认为,在现有基础上,应该对《丛刊》择要进行进一步整理注释,从细读文本着手,产生一批重要的研究性成果。

      文章转自:https://www.wenxuepl.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2&id=2205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