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宝马集团多措并举 推进电动化进程


2019年宝马集团在全球售出超过250万辆

宝马、MINI和劳斯莱斯汽车

其中新能源车销量节节攀升

在去年全年销售了超过145,815辆

截至2019年年底

宝马已累积销售50万辆电动车

其中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超过5万辆

预计两年内宝马集团新能源车销量将再翻一番

也即到2021年底

计划向全球客户累计交付100万辆新能源车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近期的公开演讲中表示


“欧盟委员会提出要将欧洲打造成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地区。对宝马集团而言,我们也将实现自己的目标。2021年我们的目标是欧洲销售的车辆中25%为新能源车型;到2025年达到三分之一;到2030年达到一半。”


到2021年宝马集团

将提供五款纯电动车型


作为电动出行领域的先锋

宝马集团已成为新能源车市场

领先的制造商和供应商

并且正在全面推动电动化战略和产品线扩张

目前宝马在全球市场共提供12款新能源车型

到2023年,宝马集团新能源产品线

计划拓展至25款,其中一半为纯电动车型



到2021年底,宝马集团将提供五款纯电动车型


过去六年销量持续增长的BMW i3

已于2019年底在英国牛津工厂投产的纯电动MINI SE车型

2020年将在中国沈阳投产的BMW iX3

2021年将在德国丁格芬工厂生产的BMW iNEXT

2021年将在慕尼黑工厂生产的BMW i4


后三款车型将搭载

第五代BMW eDrive电力驱动技术


*以上图示车型均为概念车型


“可持续出行解决方案必须赢得人们的青睐,而不是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因此,我们几乎为每个产品系列提供至少一款电动化产品。


消费者应该有选择权,并且能在不做任何其他妥协的前提下选择电动出行。宝马集团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选择不同驱动技术的自由——我们称之为‘选择的权力(power of choice)’。”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陪你等候春天

宝马集团预计,2025年前全球新能源车

销量曲线将出现明显上升趋势

平均每年增幅超过30%

但新能源车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并不相同

而且居住在城市或郊区等不同地方的消费者

对于可持续出行的需求也会不同

因此,宝马认为,尊重消费者“选择的权力”

是通向未来出行的关键


开放的技术路线不仅意味着

将继续提升燃油发动机的经济性

而且还将体系化推进电动化发展

宝马集团在不断优化传统驱动方式的同时

还以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并行

同时不断投入新的技术,例如燃料电池技术

花开时节,想见你



今年是宝马在中国的“新能源车之年”

开年以来,纯电动BMW i3快充畅行款和

BMW 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里程升级版先后上市

随着今年BMW iX3在沈阳投产

BMW X3将成为宝马集团首款提供三个不同驱动平台的车型:高效的燃油发动机、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力驱动

以实践宝马对客户的承诺

提供客户“选择的权力”


坚定不移实现

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宝马集团持续降低旗下车型的二氧化碳排放

公司恪守承诺,在今年将实现其在欧洲注册新车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较2019年进一步减少约20%

其中,三分之一的减排目标将通过

进一步优化传统动力系统来实现

三分之二则通过电动车的销量增长

自2007年便开始应用的

高效动力(Efficient Dynamics)技术与电动化战略相结合将推动宝马集团达到未来碳排放和燃油消耗量的要求


投入百亿欧元

保障电池与原材料供应


针对未来几年新能源车产品与销量的快速发展

宝马集团正在深化其在电动出行的产业布局

在2019年,公司已在电池及相关原材料采购层面累计投入超107.4亿欧元,包括:


宝马集团与宁德时代深化合作追加采购

与三星SDI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保证动力电池的零部件供应

今年开始,宝马集团将进行锂、钴的直接购买,为宁德时代和三星SDI直供原材料,保证其符合所有标准



储备人才,全球约1/3员工

接受电动化培训


截至2019年12月31日

宝马集团全球共有员工133,778人

目前,宝马集团继续广招技术人才和IT专家

充实软件开发、数字化、自动驾驶、电动汽车

以及其国际生产网络等领域的人才储备

助力“ACES新四化”转型

仅2019年,宝马集团在培训和员工职业发展方面投入3.7亿欧元

为员工赋能,积极拥抱行业转型


目前,宝马集团在全球已有约46,000人

接受了电动化相关培训

达员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强大的人才储备将有助于宝马集团在电动化领域

继续保持在销量和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导地位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